頻 道: 首 頁 |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科 教|圖 片|圖片庫|時 尚
汽 車 |房 產|視 頻|商 城|供 稿| 產經資訊 |出 版|廣告服務|演出信息|心路網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華文報摘
關鍵詞1: 關鍵詞2: 標題: 更多搜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德國政治突陷僵局

2005年09月20日 08:51

  (聲明: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從本網直接下載使用,如欲轉載請與原刊發(fā)媒體聯系。)

  德國大選已經結束,但塵埃并未落定。在僅僅兩個星期前的民調中,在野的基督民主聯盟所獲支持率比執(zhí)政的社會民主黨領先23個百分點,大有氣吞山河之勢。但是,隨著投票日的逼近,該黨日益露出后勁不足之態(tài)。結果,基民盟與社民黨所得議席相差無幾,兩黨都聲稱要出面組閣,致使德國政治突然陷入僵局。

  自從施羅德在今年5月宣布提前舉行大選之后,基民盟領袖默克爾便立即成為明日之星。由于最近兒年來經濟接近零增長,失業(yè)率高達11%,很多人把希望都寄托在有強烈改革意愿的默克爾身上。在過去幾個月里,人們把默克爾譽為“鐵夫人”,使得“首位女總理”呼之欲出。民眾的這種愿望,反映了他們迫切要求改變現狀的心聲。

  然而,這種高人氣持續(xù)數月之后,默克爾的政治光環(huán)開始黯淡。她既沒有表現出撒切爾夫人般的政治魅力,更沒有針對目前的經濟困境,提出具有號召力的改革政策。再加上基民盟的選舉造勢活動平淡無奇,缺乏吸引力,致使大批關鍵的中間選民決定向施羅德陣營游移。

  此次選舉的過程和結果已經證明,施羅德當初宣布提前大選,確實是一個政治冒險行動。由始至終,執(zhí)政聯盟都處于被動局面,一路跟在反對黨后面艱難地追趕。很顯然,施羅德之所以能夠在最后幾乎追成平手,原因并非是其經濟政策有吸引力,而是因為他超常發(fā)揮了政治技巧,非常有效地利用了媒體的影響力。

  作為德國兩個最大的政黨,基民盟和社民黨在議會中都不能占據多數優(yōu)勢,這種結果足以令兩黨領導人感到羞愧。它說明,兩大政黨都不能獲得選民們的充分信任。而與此同時,這次投票結果也表明,政治領導人不能指出明確的方向,民眾也不知道何去何從。一部分人對經濟改革抱有期待,但另一部分對改革的前景感到擔心?梢哉f,德國社會目前正處于嚴重分裂的狀態(tài)。

  現在,基民盟和社民黨都能夠與其他小黨組成聯合政府,但最大的問題是,不同類型的組合將決定不同的政治取向,其結果自然就大不相同。

  在此次選舉中,現政府中的綠黨保持了原有實力,原東德地區(qū)的左翼政黨也有較大斬獲,因此,社民黨與這兩個黨結成執(zhí)政聯盟,并非沒有可能。但人們擔心的是,這種組合將使經濟和社會改革變得完全沒有希望。

  而更有可能的組合是,基民盟邀請社民盟組成大聯盟,使兩大黨有史以來第二次聯合執(zhí)政。假若如此,基民盟領導人默克爾就會成為德國歷史上的首位女總理。但是,從30多年前兩黨聯合執(zhí)政的情況看,這將是一個最無效率的政府。

  德國是歐盟最大的經濟體,是歐洲經濟的引擎。在歐盟正在醞釀經濟和社會大改革的關鍵時刻,德國目前的政治僵局是一個非常不利的因素。假若未來的聯合政府因為政策之爭而使國家失去方向,那么,整個歐盟就會受到牽制。由于德國在國際事務中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無論德國將組成什么樣的聯合政府,其外交政策都要避免給人以混亂和不確定的印象。(摘自新加坡聯合早報9月20日社論)

 
編輯:張明】
 


  打印稿件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廣告服務-【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