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 頁 |新 聞|國 際|財 經(jīng)|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科 教|圖 片|圖片庫|時 尚
汽 車 |房 產(chǎn)|視 頻|商 城|供 稿| 產(chǎn)經(jīng)資訊 |出 版|廣告服務|演出信息|心路網(wǎng)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滾動新聞
關鍵詞1: 關鍵詞2: 標題: 更多搜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假記者何以能成社會公害?

2005年09月27日 08:17

  打著“中央刊物”的旗號,這邊詐騙群眾的財物,那邊又向政府部門開出條件敲詐勒索。日前,一個盜用作廢刊號非法出版刊物,并假冒記者大肆斂財數(shù)百萬元的犯罪團伙,在浙江麗水行騙時被當?shù)毓矙C關查獲。(《新華網(wǎng)》9月23日)

  近年來,假冒記者明目張膽地進行非法斂財和敲詐勒索的現(xiàn)象,逐漸呈上升趨勢。媒體對假記者的報道屢見不鮮:遼寧一農(nóng)民冒充某雜志記者行騙被判刑2年;前不久,5名自稱為“國務院內(nèi)參”的假記者,在山西省蒲縣某煤礦行騙時被刑拘……甚至在一些地方,假記者行為異常猖獗,已經(jīng)漸成社會公害———僅山西省2004年就取締非法期刊社、工作站、記者站21個,移交和警方抓獲的假記者17人;臨汾市查處5起以境外期刊和其他媒體記者身份進行非法活動的案件。(《新京報》1月9日)

  假記者何以能成社會公害?竊以為,主要原因有二。

  一方面,隨著社會發(fā)展和時代進步,在法制社會建設進程中,新聞輿論監(jiān)督的層面越來越寬、作用正日益凸顯。這不但使記者在公眾心目中的特殊地位迅速上升,也讓一些不法分子看到了假冒記者實施犯罪行為背后的利潤空間。

  另一方面,一些單位和部門,不能正確面對自身工作中出現(xiàn)的失誤,千方百計遮遮掩掩,這時恰逢假記者前來行騙,一個要“撈”一個要“送”,結果是“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實際上,假記者的行騙手法并不難辨別:先以媒體曝光要挾,進而擺出大刊物記者的架子,吹噓自己能夠擺平,詐騙當事人或單位領導進行直接現(xiàn)金交易等等。其之所以屢屢得逞,正是那些被敲詐對象心中有“鬼”,心甘情愿地“被騙”。這就為假記者的泛濫成災提供了溫床。

  (來源:中國青年報;陳一舟)

 
編輯:邱觀史】
 


  打印稿件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廣告服務-【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