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jīng)|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 科 教| 時 尚|汽 車
房 產(chǎn)|電 訊 稿|圖 片|圖 片 庫|圖 片 網(wǎng)|華文教育|視 頻|供 稿|產(chǎn)經(jīng)資訊|廣 告|演 出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中國新聞周刊:社會治理——讓富人安心也很重要

2006年07月28日 07:52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如果一個社會能讓富人活得自信,富人的價值觀與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基本一致,富人的樂善好施成為社會財富再次分配的重要渠道,這個社會的治理就大抵獲得了成功

  在一個走向富裕的社會,“安富”也是重要問題。

  不要害怕出現(xiàn)富可敵國的大富豪。如果能讓一個社會的富人活得自信,富人的價值觀與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基本一致,富人受到人們的尊重,富人的樂善好施成為社會財富再次分配的重要渠道,這個社會的治理就大抵獲得了成功。但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在社會轉型時期尤其不易。

  在許多情況下,一個社會不該限制富人的消費,哪怕這種消費顯得奢侈。因為富人對某些奢侈品的消費可能是其他階層跟進消費的重要條件。記得十幾年前幾萬元一個的“大哥大”是富人身份的象征,現(xiàn)在不一樣了,性能更好的手機已經(jīng)進入了廣大農(nóng)戶家中——這是一種規(guī)律。一種新的產(chǎn)品出來,開始時批量小,成本也高,富人開始購買,使得批量逐步增大,產(chǎn)品的成本便逐步下降,價格變得越來越低,收入低的人群就買得起了。

  汽車的普及也是如此。當初汽車還是小規(guī)模生產(chǎn)的時候,性能差、價格昂貴,富人買來后不僅要請工程師駕車和維護車,在汽車行走時還要雇人在汽車前面鳴鑼開道,以警示行人(英國有過這種法律)。后來因為這種東西既時髦又實用,富人買得多了,生產(chǎn)批量增大,也就發(fā)生了價格降低的效果,相應地有了交通規(guī)則,汽車使用的成本也降低了,慢慢地汽車就進了普通百姓人家。

  前兩年有報道說某公司正在開發(fā)太空旅游業(yè),價格十分高昂,但也有富人成了顧客。有人看到這種情景不免心存嫉妒。但想一想,一旦這種業(yè)務有了規(guī)模,技術有了創(chuàng)新,價格也會降下來,那時普通百姓興許能登上宇宙飛船到太空旅游一番。

  但上面的情形并不具有普遍意義。比如在富人對土地的消費上,土地是不會批量生產(chǎn)出來的。前不久偶然看到北京市的一張消費地圖,上面標出北京市的高爾夫球場有好幾十個。盡管說中國人很會讓“貴族消費”民間化,但富人玩高爾夫球普通百姓是很難跟進的,球場的使用費也不會因富人多消費而降下來。還有一些富人食用珍稀生物,食用的數(shù)量越多,珍稀生物的存留量就越少。凡這類享受,不論富人多么努力先行一步,廣大普通百姓也很難跟進。

  所以,我看在這些方面不需要對富人的消費給予鼓勵,相反,有一些限制或禁止倒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富人們食用珍稀生物就應該禁止,而高爾夫經(jīng)營場所則應該向國家交納特殊的行業(yè)稅。至于土地的占用,如果富人不是為了親自耕作,則可以對富人擁有或占有土地提出限制辦法。比如,如果富人進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后只當?shù)刂,不親自管理農(nóng)場和耕作土地,僅僅雇傭農(nóng)業(yè)工人干活,國家就可以把各種有關支農(nóng)的補貼直接給耕作土地的農(nóng)民,而不是給地主。

  上述的富人消費實際上是兩類,前一個是消費的供給競爭性領域,后一個是消費的供給壟斷性領域。在前一領域里富人通過自己的消費使市場擴大從而為社會做出貢獻,在后一個領域富人通過納稅向社會做貢獻。按經(jīng)濟學的道理,富人的這種貢獻也算不上犧牲,因為他們從消費活動中獲得了福利。在獲得和付出之間是不是形成一種均衡,完全由富人自己的理性來把握。在后一種情形下,政府制定的稅收“價格”會對富人的消費量產(chǎn)生影響,而政府定價的依據(jù)應該是相關活動中社會邊際成本與社會邊際收益的均衡。但這種均衡的把握不容易,需要一個“聰明”的政府。

  還有一個通道也可以使富人花錢成為社會的積極因素。例如對社會尊重的需求。通常,一個富人可以通過做慈善事業(yè)獲得尊重。但“尊重”是一種昂貴的“物品”。社會給富人開的價碼是不同的,富人越是有錢,要獲得尊重的價碼就越高,這迫使富人要拿出相當?shù)腻X來獲得社會的尊重。這就構成了富人與窮人之間特殊的交易機制,交易的結果是富人和社會之間各得其所。

  如果一個社會不能做好“安富”這件事情,富人以及富人的消費就可能成為社會不和諧的因素。如果財產(chǎn)規(guī)則不健全,看起來可能使一些人一夜暴富,但富人們終歸心存恐懼,不免選擇醉生夢死的消費方式。如果公共生活規(guī)則不健全,富人們難以通過社會活動服務于公共部門,難以贏得尊重,結果也會使富人們揮金如土,激起社會的仇富心理來。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黨國英)

 
編輯:邱觀史】
 


  打印稿件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