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名送新生上清華大學的家長,因周圍賓館爆滿,最后露宿校園。此事經《新京報》報道后,被眾多媒體轉載,引來各方爭議與嘆息。有人感嘆現(xiàn)在的學生自理能力差,上個大學居然要父母雙親陪同;有人指責學校的接待工作存在瑕疵,未能為家長提供足夠的服務;有人唏噓父母愛子之心,為家長的遭遇感慨萬千……筆者興起,也想談談看法。
送孩子上清華,家長卻露宿校園,人們的同情憐憫似乎理所當然。問題是,旁觀者為家長們露宿校園義憤填膺,家長卻說:“孩子考入清華,來送孩子露宿操場,心中還是喜悅。”莊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清醒的旁觀者們以己之心推斷,恰恰忽略了當事者的內心感受。很多東西,特別是夾雜著感情的事情,不是簡單的理性思維所能理解的。你以為人家苦,人家卻不以為苦反以為甜。以前,由于各方面條件的制約,很多大學生的家長直到孩子畢業(yè)也未曾到校園看過一眼,其中有遺憾也有無奈,F(xiàn)在條件好了,到孩子讀書的大學走一走,看一看,對于家長們來說,何嘗不是一件愜意的事呢?
父母雙雙送子上學,確實暴露了獨生子女自理自立能力方面的問題,而背后隱藏的社會因素更是不容忽視,F(xiàn)今,社會治安形勢不容樂觀,情況之復雜也是今非昔比,有幾個家長敢讓從未出過遠門沒見過世面的孩子獨自出門?
陪行家長露宿清華校園,顯示學校的接待服務還有改進提升的空間,但大可不必上綱上線予以討伐,任何事物的改善都有一個過程。而民眾的憐憫之心和激憤之情,也可以用到更有意義的地方去。露宿家長們的心中,都有自己的賬本和算法!(中國青年報 梁劍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