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月中旬到11月15日,河北燕山大學累計欠學分達到或超過20分的120名大學生陸續(xù)辦完了退學手續(xù),黯然神傷地離開了大學校園。在這次受到退學處理的學生中,有85%的學生是因為過度沉溺網絡而荒廢了學業(yè)。該起事件日前經全國眾多媒體報道后,在全社會特別是教育界引起強烈震動。業(yè)界有關人士指出,燕大百名學子被逐事件的背后,一方面對那些不思進取、自我管理能力差的學生再次敲響了警鐘;同時,更折射出我國高校自1999年大規(guī)模擴招之后,高校在管理上出現(xiàn)了亟待解決的問題。專家指出,高校教育改革應以維護品牌和提高素質為前提。擴招絕不能以犧牲教育質量作為代價。
120名大學生被集體清退
10月14日,燕山大學120名學生正式接到校方通知,他們因為在校學習期間,累計欠學分達20分或20分以上,被學校作退學處理,退學人數(shù)占在校生人數(shù)的1.11%。
據(jù)新華社消息稱,燕山大學2001年8月之前施行的《學年學分制管理細則》中規(guī)定:“學生欠學分累計達到或超過20學分者經批準可留級試讀一年。但2001年8月取消了上述規(guī)定,作出了新規(guī)定,要求對欠學分達20學分或以上者一律做退學處理,并從2002年度學籍處理時開始執(zhí)行。
談到新舉措出臺的背景,燕山大學副校長劉宏民在接受燕趙都市報記者采訪時說:“學風下滑是近幾年來高校擴招后存在的普遍現(xiàn)象,擴招后學生學習基礎參差不齊,從而給教學和管理帶來諸多困難,造成教學質量的下滑。有的專業(yè)課有1/3的學生不到課,1999年、2000年燕山大學在全省的計算機、英語四、六級考試中名次大幅下滑,這種情況促使學校下決心來開展一次持久的教風學風大討論,這次討論共制定了30條整改措施,其中一條便是取消欠20學分仍可以試讀留級的規(guī)定,改為勸退。”
據(jù)報道,新制度出臺后,學校還是采取了許多緩沖措施,其中包括規(guī)勸累計欠學分達10多分者降級試讀等,但部分學生礙于面子或考慮到多交一年學費等原因,不接受勸告,最終撞上紅燈。被清退學生中,有60%以上都是降級后仍然不能補回所欠學分,這些學生或沉迷于網絡,或從緊張的高中階段過來后放松了要求,或因為戀愛和經商耽誤了學業(yè),輔導員多次規(guī)勸仍然執(zhí)迷不悟,有的則因各種心理問題不能繼續(xù)學業(yè)。用燕山大學機械學院副院長趙長財?shù)脑捳f就是:沒有一個是冤枉的。
母親們無奈的陪讀史
燕山大學信息學院分管學生工作的副院長張紅兵近一個月來接待了一撥兒又一撥兒學生家長,他聽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我們家天塌了!”傷心父母用最樸素的言語表達他們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的震驚。
的確,退學對每個學生及其家庭都是一件沉痛的事情。燕趙都市報記者在追蹤該起事件時,得悉有的學生家長為了孩子不墮為被清退之列,只好前來陪讀。因為燕大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將考試中冒出來的“危險分子”登記,然后用書信或電話方式通知家長。
陳舟的母親就是其中的一位。陳舟考取了燕山大學,而高中時的女友則上了北方另一所大學。為了與千里之外的女友能夠相聚,逃課便成了常事。今年6月,陳舟所欠學分已達16分。心急火燎的母親,當即從三千里外的西北乘車兩天兩夜趕到秦皇島,在校外租住一間房子,照料陳舟的飲食起居。
快半年了,是母親細心的照顧和鼓勵讓他支撐著自己的學業(yè)。在考高數(shù)的前一天,陳舟在宿舍復習了整整一夜,第二天喝了一杯濃咖啡進了考場,被稱做“殺手科目”的這一關終于讓陳舟闖過了。
燕大附近的山東鋪村,已成為家長陪讀的聚居地。一位邢臺的母親,因為孩子迷上網而瀕臨退學,這位母親從邢臺趕來時下車不慎扭傷了腳,每天在校園內拄著單拐一瘸一拐地跟在孩子后面。一位宿舍管理員說,每次她看到那位母親艱難地蹲在樹坑里掏樹葉回租住處生火時,都會感到一陣陣心酸。
這些孩子究竟怎么了
當前高校一些學生為何如此不思進取?這些孩子究竟怎么了?探究其中的原因,許多人認為,這與家庭、學校的不當教育以及某些浮躁社會現(xiàn)象的影響有關。而主要的原因是這些學生的生活自理、自控能力差,缺乏理性的是非辨別能力以及人格上存有缺陷。從某種意義上講,他們需要經歷這種深刻的人生挫折教育。
據(jù)悉,目前大學校園內70%以上都是獨生子女,部分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差、自制力差、心浮氣傲、惟我獨尊、心理偏狹、多疑等諸多問題,這為管理者和教育者都提出了新的課題。燕山大學心理咨詢中心每天都要接待大批學生,有時連預約都很困難。在燕山大學信息學院分管學生工作的副院長張紅兵的眼里,這些學生從法定年齡上講已是成人,但在心理上都還是孩子。
由于中學階段長期受學習壓抑,一進入大學就會迅速反彈,加之消極對待專業(yè),不滿意學校,部分學生心理失衡,放松了學習。張紅兵認為,一名學生素質的高低不僅體現(xiàn)在入學分數(shù)上,還在于自我約束力和辨別是非的能力。
此次燕大清退的120名學生中,80%都是因為沉迷網絡荒廢了學業(yè)。在燕大周邊盤踞著約30家網吧,記者日前出入其中幾家時,大都不需要登記,里面煙霧繚繞,有的還有送餐服務。男生游戲,女生聊天是永恒的主題。每到清晨,便有三三兩兩精神萎靡的學生從網吧溜進校園。
燕大有教師指出,挫折教育對人的成長是必要的。燕大這次清退120名學生,是為了保證教學質量不得不采取的措施,但這種挫折對人的一生教訓深刻。
擴招應以不犧牲教育質量為前提
燕大百名學子被逐事件,暴露出的主要問題,是當前高校擴招后,如何面對復雜的管理問題,這也是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中涌現(xiàn)出來的新問題。對此,教育界人士指出,擴招應以不犧牲教育質量為前提。
高校擴招之后,原有的科學規(guī)范的教育秩序將被打破,一方面加大了老師的負擔,另一方面學生也做出了犧牲,像著名教授的講課也因為聽課的人多,不得不分幾次來完成。另外,部分學校的住宿條件也很難滿足擴招的需求,無奈之下一部分學生只好在校外居住,無形中在經濟上增加了負擔,更主要的是脫離了學校的學習氛圍,長此以往,將會影響到教育質量。
在師資力量、教學軟硬件沒有多少改觀的基礎上,怎能保證所有上學的孩子們能夠得到和以往同樣水準的教育?他們的生活條件、活動空間又有誰來關注?
據(jù)報道,1998年燕大的招生人數(shù)為1926人,2000年招生人數(shù)就達3800人,這時候校園內開始出現(xiàn)人滿為患、各種教學資源緊張的狀況,實驗儀器、設備、教室數(shù)量、師資水平相應吃緊。在一定程度上,新落成的博園緩解了擴招之后的住宿緊張。
這次退學學生之中,一個明顯現(xiàn)象是,住在校外博園公寓的人占相當比例,機械學院住在博園公寓的學生當中有1/10退學,信息學院退學學生絕大部分住在博園公寓。以往學生都按院系、班級住宿,現(xiàn)在則是混居,一個宿舍有好幾個院系的,甚至幾個學校的學生混住在一起,找個學生、發(fā)個通知都很困難。班級淡化,集體活動難以組織。
況且能管住本校的學生管不了外校的學生。以往學生要求出早操,自從擴招后,學校場地不夠,這項制度也取消了,學生難免自由散漫。(文中學生均為化名)
來源:生活時報 作者:龐永厚(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