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工資能不能穩(wěn)定上漲?這是許多職工普遍關心的問題,也是政府部門關切的問題。記者在采訪廣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有關人士時獲悉,該省希望通過“工資立法”強制企業(yè)漲薪,提高職工的工資水平。
據介紹,除了最低工資標準制度和企業(yè)工資指導線之外,目前政府和學術界都在探討“工資立法”的問題,希望通過強制性的立法介入市場的分配體系。在具體做法上有兩種手段:一是工資集體協(xié)商制度,通過行業(yè)協(xié)商提高職工待遇;二是勞動合同法的貫徹,督促企業(yè)在內部建立正常的工資增長制度,提高職工的工資水平。
目前,政府部門對工資的調控手段主要有兩種。首先是最低工資標準,自從1994年廣東建立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機制以來,已7次調整最低工資標準,特別是去年,全省平均增長17.8%,最高的增長了32.6%。最低工資標準的實施保障了大部分低收入群體工資的正常增長。廣東最低工資標準新的調整方案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出臺,調整幅度將高于物價上漲幅度,與廣東GDP的增長幅度大致持平,約在10%左右。
其次是企業(yè)工資指導線制度。廣東省自1997年建立企業(yè)工資指導線制度以來,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基本建立了該制度,基本形成了以企業(yè)工資指導線和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為主體的企業(yè)工資收入分配調控指導體系。但是,工資指導線只是一個參考。
有關人士稱,當前勞動報酬占國家GDP的比重還比較低。十七大報告已明確提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進行工資立法,通過制度對初次分配的約束強制企業(yè)促進分配的公平性。目前,政府部門正在著力推進兩種做法:一是工資集體協(xié)商制度,目前正在探索中,一些企業(yè)已經建立起來。二是依法促進企業(yè)建立勞動報酬分配制度。(記者葉小鐘 實習生馬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