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陽江12月21日電 題:“南海一號”:中國海洋文明的見證
記者 索有為
當中國水下考古隊員第一次進入“南海一號”時,他們驚呆了:在一個面積僅幾平方米的小艙內,他們就撈起了四千多件文物。出水的文物以瓷器為主,都是從福建、江西等地著名窯口出產的高質量精品古瓷器,其中包括福建德化窯、磁灶窯、景德鎮(zhèn)窯系及龍泉窯系的產品,造型獨特,工藝精美。有關人士稱,“南海一號”上的文物約為六萬到八萬件,這相當于廣東省所有館藏文物的總和。
從二零零二年開始,廣州就開始搜集資料和實物,渴望尋回“海上絲綢之路最早始發(fā)港”的美名。 “南海一號”船頭朝向西南二百四十度,極有可能是由廣州或徐聞出海駛向海外。它與廣州城中的伊斯蘭教‘光塔’、清真先賢古墓等遺址可以連成一條線索,一同見證廣東兩千年來長盛不衰的海洋文明。
出水文物中還有一些“喇叭口”大瓷碗“洋味”十足,與國內發(fā)現(xiàn)的同期產品有著很大差異,卻與阿拉伯人常用的“手抓飯”飯碗很類似。還有一些陶瓷首飾盒等物品,式樣、造型及風格都與國內同類物品風格迥異,顯然都是專門為國外客戶專門制作的。考古學家據此估計,該船上的很多商品都是當時國內廠家根據國外市場要求,特別加工制作的?梢哉J為,早在千年之前,“來樣加工”這一國際商業(yè)合作及貿易形式就在中國出現(xiàn)了。
“南海一號”承擔的角色,是多個層面的。 廣東省文化廳副廳長景李虎說,“南海一號”是與中國北方大量陸地文明遺跡迥然不同的中國海洋文明遺跡,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以前都是以文字記載,現(xiàn)在有了一個八百年前完整的沉船實體,無疑為正確地復原海上絲綢之路貿易、文化提供了具體的實物支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