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是社會的B超,政府的舉措是手術刀,文化則是民間行之有效的術后保健
□文化要成為一種力量,首先是要化到本國人的心里去
□我們很多還只是文化娛樂人
日前,隨著《文化產(chǎn)業(yè)振興規(guī)劃》的討論通過,文化事業(yè)再次成為關注的焦點。與之同時,幾乎沒有哪個時代的文化,能像今天這般豐富而蕪雜,大眾的,精英的,快餐的,高雅的,先進的,落后的,滲透交叉。如何看待當前的文化萬象?如何處理文化與現(xiàn)實的關系?如何更好地促進文化的大發(fā)展大繁榮與社會的和諧?
8月13日,作家、全國政協(xié)委員、北京語言大學教授梁曉聲做客人民日報社,以“透視當代文化生態(tài)”為題進行演講,并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快餐”與“權謀”文化盛行
文化社會保健功能缺失
記者:現(xiàn)在許多人有一個感覺,提起文化,與其說是“萬象”,不如說是“亂象”,快餐的、無厘頭的、憤怒的、“小資”的,不一而足,特別是網(wǎng)絡興起之后。
梁曉聲:這的確耐人尋味。一方面,我們國家文化事業(yè)逐步走向繁榮,一方面,我們局部的文化生態(tài)眾生喧嘩,泥沙俱下。在我看來,這幾乎是一種必然的現(xiàn)象。它在反映社會寬容度的同時,也從側(cè)面反映出了社會的一些病灶。
如果說,媒體是社會的B超,可及時診斷問題,政府的舉措是手術刀,是中西醫(yī)結(jié)合的綜合治理。文化呢?則是民間行之有效的術后保健。這三方面應該是各司其職。但是隨著整個社會進入轉(zhuǎn)型期,矛盾錯綜復雜,一旦診斷和處理得不及時,文化就很容易按捺不住,跳出來,想給社會一劑猛藥。但一味地像下猛藥一樣揭露和批判,它的社會效果不一定是正面的,有時候可能負效果更大。負效果一大,顯然不被允許,更別說發(fā)揮社會保健作用了。所以,文化就很容易選擇和商業(yè)結(jié)成同盟。最終,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僅剩下了娛樂,變著花樣來娛樂,惡搞、炒作。
記者:這可否理解為,文化的現(xiàn)實擔當功能在弱化?
梁曉聲:可以這么說。以影視題材為例,這些年來,我們的現(xiàn)實題材還是很少,好的更少。一種受眾最廣的藝術樣式,可能在有意地避開現(xiàn)實,這難道不是我們文化的一個問題嗎?多虧我們有五千年的歷史,唐宋元明清都拍過了,連東周、戰(zhàn)國都要啟動了,現(xiàn)在流行的是拍民國時期了。
而且,這些歷史中人們的興奮點也差不多是在權謀。君臣斗,臣臣斗,忠奸斗,忠與忠、奸與奸也都要斗一斗。連一部電視劇《潛伏》都讓人聯(lián)想到公司里、辦公室里的勾心斗角。
不客氣地說,一些影視基本模式就是“那公司,那老板,那女人,再加上N個男人,還有那一大把錢”,為了錢,為了女人,為了位置,為了遺產(chǎn),哪怕遺產(chǎn)只不過是幾件小褲衩,大家都在斗。我承認現(xiàn)實生活可能是這樣的,但不是說文藝要高于生活一點嗎?怎么高呢?不就是在人格魅力上,要高于一點嗎?我們塑造出來的人,總是要有一點人格魅力。
我一直不明白一個問題,我們?yōu)槭裁刺焯烀鎸σ恍〇|西,它完全沒有人格魅力,而我們還能看下去?這些都是使老百姓要變傻的一種文化。
心靈需要有品質(zhì)的撫慰
文化應是溫暖的燈火
記者:在你看來,當前我們文化最缺乏的是什么呢?
梁曉聲:是品質(zhì)。必須承認我們的文化空前的繁榮、豐富。世界上有什么,我們國家至少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都市也有了。但是從文化的功能來看,我認為,缺少品質(zhì),缺少溫暖。比如說,我們沒有自己的卓別林。
卓別林生活的年代,恰恰也是美國各階層矛盾非常復雜的時候,經(jīng)歷了幾次經(jīng)濟蕭條。就這么一個小人物,有無奈,也有憤怒,但他卻是溫暖的,是讓人向善的。
所謂“自身的命運幾乎像鬼火,但他幾乎要使自己變成月光和太陽”,他總是在關注別人,照亮別人。哪怕我窮,我也照樣能給別人溫暖。沒有錢,我可以給微笑,我可以給安慰的話語,可以表達我的同情。這是一種正面的價值觀。
我們也沒有秀蘭·鄧波兒,沒有寅次郎,沒有《賣火柴的小女孩》、《快樂王子》。他們或卑微,或悲劇,但同時也是溫暖的。
比如,《賣火柴的小女孩》肯定是給那些生活在優(yōu)越家庭里,不需要賣火柴的小女孩看的。但是這樣的一些作品,在這樣的一些少女的心里,會產(chǎn)生反應。她長大以后會記住,在我所生活的這個國家,這個街區(qū)里有賣火柴的小女孩嗎?如果有,我能怎樣幫助她一下呢?
這就是文化品質(zhì)與基因的延續(xù),只有這樣,文化才能化入人的心里。
記者:現(xiàn)在一些人認為,我們是傳統(tǒng)大國,卻是“文化小國”,軟實力不強。你怎么看?
梁曉聲:人們一提到軟實力,就想到是外向的,希望在國際上樹立一個文化大國形象。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在我看來,文化要成為一種力量,首先是要化到本國人的心里去。
我們首先要不斷地問自己,我們的文化提升了我們嗎,讓我們變得更可愛了嗎?如果沒有做到,急于說對外如何如何,可能會有偏差。舉例說,我們物質(zhì)豐富了,精神就豐富了嗎?開上了奔馳、寶馬,就一定文明了嗎?
不一定。
我們的文化盡管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但還是做得不夠。我們很多還只是文化娛樂人。
美國人推出那么多娛樂大片。但是娛樂之后,他們青少年腳底下踏著自己穩(wěn)定的價值觀的基石:知道撒謊是不好的,知道要有同情心,知道許多事情是不可為的。而我們娛樂之聲一盡,孩子們腳下踏著什么呢?
這的確值得深思。所以,我們要提倡核心價值觀,它的內(nèi)容除了愛國主義外,還應有很豐富的內(nèi)涵。比如誠信,就不應只是一個商業(yè)的范疇。
文化除了要撫慰和溫暖公民的心靈,還應該擔負起培養(yǎng)公民理性的重擔。我們既應看到社會的光明面,也要看到社會的陰暗面。我們歌頌溫暖,我們也批判冷漠,而不是一味地以文化方式粉飾太平。直面現(xiàn)實的文化,可以促進整個社會透明度的提升。透明度越高,人民對于國家的信任度越高,對于國家的理解也越多一些,也就更和諧。
我們想收獲一個和諧的社會嗎?我們要使人和人之間心靈更貼近一點嗎?同胞對同胞的善意更多一點嗎?那我們的文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也別去做宣言了,就來默默地一篇一篇地多寫一點吧。
記者 呂紹剛
雷志龍攝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