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五月天AV中文字幕,精品伊人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文化新聞
    河南“非遺”新發(fā)現:“竹馬舞”舞出作戰(zhàn)陣法
2010年05月27日 10:44 來源:東方今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新發(fā)現 “竹馬舞”舞出作戰(zhàn)陣法

  “竹馬舞”?看著名字如果您聯想到“青梅竹馬”里的“竹馬”,那就錯了。5月18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新發(fā)現”采訪團來到安陽滑縣三家村,看到了傳說中的“竹馬舞”。

  5月18日,安陽滑縣三家村的廣場上,西火神圣會熱鬧開場。旗、鑼、傘、扇開道,大號、戰(zhàn)鼓、大镲齊鳴,氣勢非凡。緊接著,“明星節(jié)目”——竹馬舞精彩上演。

  所謂“竹馬舞”,其實,就是一頭頭“馬”,棕色、黑色、棗紅色的馬兒個個形神兼?zhèn),卻都是小“矮馬”。馬背到表演者的腰間,這是“障眼法”,馬的“圍裙”下,是演員們的腿。

  “竹馬”是竹子造的嗎?非也。原來,讓人聯想到竹子的“竹馬”,卻是用麻紙打造的,據說能不腐不朽,百年不變形。據村里老人介紹,竹馬舞演唱的《四句腔》又叫《跑馬調》,是元代流傳至今的。

  一位演員表演了一段,大汗淋漓。與其說演員們在騎馬,不如說馬“騎”人更貼切。要知道,這表演不僅是技術活兒,還是體力活兒。原來,這一頭“竹馬”有7公斤,不累才怪。

  竹馬舞,舞出來的是元代的事,元順帝、四位王妃、兩員戰(zhàn)將是主角,韓湘子、丫鬟、馬童等是配角。竹馬舞動時,跑的線路花樣,據說是古代作戰(zhàn)時各種陣法的變化。

  據介紹,三家村西火神圣會起源于明朝初期,至今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如今,該縣已將“竹馬舞”申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要一代一代傳下去。

  □首席記者 梁新慧

參與互動(0)
【編輯:張中江】
    ----- 文化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