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發(fā)布的《2009年普通高等學(xué)校招生工作規(guī)定》,對“異地借考”做出了新的條件限制,即考生在兩地試卷相同的前提下,并滿足其他相關(guān)條件,方可申請異地借考。
允許考生異地借考,相比以前不讓外地戶籍考生參加本地的高考,顯然是前進了一步。但是具體的新規(guī)設(shè)置了許多的條件,又讓人很難高興起來,預(yù)期的喜悅大打折扣。
首先,異地借考的一個大前提是兩地的試卷必須相同,自主命題的省份外地考生不能借考。僅這一條,就將大多數(shù)的考生擋在了門外。目前,全國實行自主命題的省、市、區(qū)已達16個,考生人數(shù)約占全國考生總?cè)藬?shù)的三分之二。另外,在這16個省、市、區(qū)中,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東、四川、陜西等是外來人口較多的省份。仔細算一下,能享受這項新政的考生實在是少之又少。目前,異地借考只能在中西部欠發(fā)達地區(qū)生效,其作用也就非常有限了。
其次,試卷相同地的考生雖可借考但也有限制。因公長期在非戶籍所在省(區(qū)、市)工作的人員或其隨身子女,確需在其工作或?qū)W習地借考的,并且要經(jīng)過各道程序?qū)徟。外地人員長期因公在外的無非就是一些駐外辦事處,一些聘請的高級職稱人員,這些人畢竟是極少數(shù),而大量的是因私的外來人員,尤其是農(nóng)民工,有的農(nóng)民工子女從小學(xué)到初中到高中在一個地方十幾年,可是到頭來還得回本地去高考,回本地不僅費用成本高,而且又誤時,給農(nóng)民工及其子女帶來很大的負擔。
再次,考生答卷的評閱及錄取事宜由其戶籍所在地省級招辦處理。這既有兩地評閱尺度不統(tǒng)一所產(chǎn)生的弊端,又會使借考生因與借考地本土考生同在一地學(xué)習考試,而錄取分數(shù)線懸殊產(chǎn)生心理落差。
從這個意義上講,允許考生異地借考,教育部只是走了形式上便民的一小步。此新政看上去很好,但很難讓大多數(shù)考生得實惠。 作者:李平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