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乱婬片国语对白,天堂在线国产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教育新聞
    院士指責弟子剽竊的種種猜想
2009年05月11日 10:34 來源:國際在線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學術造假并不鮮見,但導師揭露弟子剽竊學術成果的事尚屬稀罕。中國工程院院士陸道培近日召開新聞發(fā)布會,揭露其指導的博士研究生、現(xiàn)任北大人民醫(yī)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長黃曉軍的中華醫(yī)學科技獎一等獎項目為“剽竊、侵奪”他人學術成果。

  對導師的指責,學生黃曉軍保持了公開的沉默,但私下仍給老師發(fā)信說不要“置我于死地”,“我也獲得了您以前報獎中對您不利的證據(jù)”。對此,陸道培院士公開回應,說自己以前的摘要造假,但“當時我已做了更正。”

  而對是否存在學術造假,老師認為學生剽竊的不僅僅是他個人的研究成果,還包括其他專家近20年來的科研成果。對此,黃曉軍所在的北大人民醫(yī)院以學術委員會的名義做出結論,認為黃曉軍的獲獎項目內容屬實,不存在剽竊、侵奪他人學術成果等學術不端行為,“但存在數(shù)據(jù)有誤、標注不清、表格不規(guī)范的問題 ”。陸道培院士的回應則是,“不組織第三方調查,由獲獎的受益單位自己審查自己,怎么能保證公平?”不過同時,陸道培等專家也稱,學術造假法院界定困難,“希望道德法庭可以審判”。

  黃曉軍的獲獎成果是否存在學術造假,目前尚難確定,但可以從幾種可能性中加以推測,最終的答案有待更為權威的“第三方”從多項選擇中打鉤:

  學生和老師都有造假行為。陸道培召開新聞發(fā)布會揭露弟子造假后,黃曉軍說自己掌握老師以前報獎中“對您不利的證據(jù)”,陸道培也承認自己以前的摘要造假,但已做了更正。那么,黃曉軍還有什么“不利的證據(jù)”呢?這需要深入調查方可知曉,不僅要調查黃曉軍的學術行為,還要調查陸院士的所作所為。

  學生和老師都沒有造假行為,只存在個人間的關系緊張。在中國,或許是對老師的過分敬重,學生在發(fā)表研究成果時,往往把老師署名為第一作者,而在歐美等注重個人的社會,老師和學生在發(fā)表論文和其他科研成果時往往沒有“署名的困惑”,誰是主創(chuàng)人員誰就是第一作者。在這起師徒之爭中,明顯存在“署名的困惑”。2006年獲得中華醫(yī)學科技獎二等獎的項目,排名第一的是陸道培,黃曉軍那時是他的學生。而在2008年的獲獎項目主研人員名單中,陸道培等4人無名,排名第一的是黃曉軍,這是否讓老師不快?真正需要調查的是,2006年獲獎項目的主研人員究竟是誰。

  學生造假,老師維護學術正義。陸道培院士說的對,各單位內部根據(jù)個人文章多少、能申請到多少科研經(jīng)費來優(yōu)待一個人,這種體制助長了爭名奪利、學術造假的風氣。因此,需要有權威的“第三方”加以驗證,黃曉軍2008年的獲獎項目中究竟有多少屬于自己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是否存在“新瓶裝舊酒”的現(xiàn)象?這個“第三方”不能由頒獎的中華醫(yī)學會組織。

  老師侵害學生名譽權,學生無辜。也許學生本無錯,但正因科研項目與利益緊密掛鉤,老師對學生的“見利忘義”不滿,因而要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將這個叛逆的學生置于死地。陸院士希望道德法庭審判的說法不能成立,這顯然需要通過權威的第三方調查或司法途徑解決。

  不了了之,學生和老師的名譽均受損。師徒之爭若不了了之,黃曉軍洗不掉剽竊和造假的名聲,陸道培有嫉恨弟子、誣蔑學生的嫌疑,兩人都成了受害者,社會公正和學術正義又離大家遠了一步! ∽髡撸喊谞q

【編輯:侯冬華
    ----- 教育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