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美國中選 驢象兩黨政策對比 來源:中央電視臺
中新網(wǎng)11月2日電 綜合報道,美國中期選舉當?shù)貢r間2日清早拉開帷幕,很多美國民眾前往投票站進行投票。這次中期選舉,是自2008年美國總統(tǒng)大選后民主黨與共和黨的第一次政治對決。
唇槍舌戰(zhàn)拉票忙 “驢象”茶黨各不示弱
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在中期選舉開始前抓緊一切時間沖刺。媒體稱,奧巴馬利用周末兩天的時間馬不停蹄地在四個州為民主黨候選人拉票,以期在最后的時間里扭轉民主黨目前的頹勢。
奧巴馬在費城演講時告訴情緒激昂的支持者:“除非你們每個人都出席投票,你們的朋友也要出席,也要你們的家人出席,要不然我們就會達不到目標,而我們這么些年來的努力可能就會前功盡廢!
奧巴馬隨后來到自己的家鄉(xiāng)芝加哥,民主黨成員估計出席競選大會的群眾多達3萬人。他們高舉著標語牌:“周二去投票”、“使美國前進”。奧巴馬在大會上說:“我們有許多工作要做,不只要使國家前進,還要確保我們已取得的進展繼續(xù)下去!
同時,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和前美國總統(tǒng)克林頓還前往賓夕法尼亞州幫助民主黨候選人拉票。
另一方面,共和黨也一直在尋找任何可能擊敗民主黨的突破口,尤其是對一些民主黨占優(yōu)勢的傳統(tǒng)地區(qū)加強攻勢。共和黨候選人同樣飛往各地與支持者見面拉票,黨內一些元老級人物也紛紛前往各州游說,為這些候選人站臺、拉票,爭取更多選民支持。前共和黨副總統(tǒng)候選人薩拉•佩林也在西弗吉尼亞州查爾斯頓市為共和黨參議員候選人約翰•雷斯造勢。
同時,在這次中期選舉中異軍突起的茶黨也在積極準備,爭取選民最后的支持。目前全美有多達2800個支持茶黨的組織,它們積極在中期選舉期間發(fā)揮自身的影響力。
鐘擺效應近年來最大 共和黨或東山再起
政治評論家認為,總統(tǒng)奧巴馬上任兩年未急所當急,他在金融海嘯的形勢下入主白宮,在應該全力刺激經(jīng)濟、以改善民生為最優(yōu)先施政之際,卻在次要問題上猛下工夫,如通過極大爭議的醫(yī)改方案等,成為致命傷,F(xiàn)在大家討論的已不是哪個黨會獲勝,而是民主黨“會輸?shù)糜卸鄳K”。
報道稱,這種民主、共和交替“發(fā)威”的“鐘擺效應”,擺動幅度預期是近代之最,民主黨恐怕難挽敗局。報道認為,這種政治上搖擺的狀況,幾乎全在戰(zhàn)爭或經(jīng)濟艱難時期出現(xiàn),反映選民不肯定應由哪一政黨管治國家。美國國內長期問題如龐大財赤、社保體制資金不足、醫(yī)保成本飆升等,也不知如何解決。
政界人士認為,現(xiàn)有的政治動蕩或許會變成美國政治一部分,并指過去40年來,美國政治版圖改變加上兩黨黨內變化,已加深國內政治鴻溝。
多項民調顯示,共和黨將在今次選舉中拿下眾院45至70個議席,多于他們所需的39席,成為大多數(shù)黨;參院方面,共和黨有進帳是意料中的事,或許未能取得控制權,但將削弱民主黨的勢力。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最新民調顯示,49%的選民表示,希望共和黨控制國會;43%的人希望繼續(xù)由民主黨控制。多達84%的人不滿美國經(jīng)濟現(xiàn)狀,60%的人更相信,美國“走向了錯誤的方向”。
美國中期選舉簡介 現(xiàn)任總統(tǒng)政策面臨考驗
美國國會中期選舉一向被視為是檢驗總統(tǒng)兩年施政的成績單。根據(jù)美國憲法,美國總統(tǒng)選舉每四年舉行一次,國會選舉每兩年舉行一次。其中一次國會選舉會與四年一度的總統(tǒng)大選同時舉行,另一次在兩屆總統(tǒng)選舉之間舉行,也就是所謂的“中期選舉”。 在每隔兩年舉行的國會選舉中,美國選民所決定的是將由誰代表他們制定法律、確定政府開支和監(jiān)督行政部門的行動。
美國國會中期選舉將于11月2號舉行,在這次選舉中,面臨競爭的包括美國眾議院的全部435個席位、參議院100個議席中的37個席位。美國國會由兩院組成:參議院,議員任期6年;眾議院,議員任期2年。美國總統(tǒng)的任期最多兩屆,但國會議員的任期不受限制。
在州一級,美國50個州中的37個州長職位及兩個美國海外屬地行政長官席位也將在這次中期選舉中改選。這次州長選舉尤其重要,原因是,每十年一次重新劃區(qū)分配眾議院席位的程序將在2011年展開。
由于中期選舉關系到國會的控制權,直接影響總統(tǒng)在接下來兩年的施政作為,因此雖然不是總統(tǒng)選舉,但每任總統(tǒng)都難以避免的要為其政黨助選,同時承擔中期選舉的成敗后果。今年奧巴馬總統(tǒng)也將面對這項政治挑戰(zhàn)。民意測驗專家和政治觀察人士把中期選舉結果看作是對現(xiàn)任總統(tǒng)政策的公民投票。
參與互動(0) | 【編輯:張曉濤】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