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頁|新聞|國 際·英文|財經|體育|娛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學生|IT|教 育|健 康|汽 車
房 產|電 訊 稿|視 頻·圖 片·論 壇|圖 片 網|華 文 教 育|廣 告|演 出|圖 片 庫|供 稿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國際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德國完成對納粹強制勞工賠償工作 支付43億歐元
2007年06月12日 23:51 來源:新華網

  德國“記憶、責任和未來”基金會12日在首都柏林的總統(tǒng)府舉行儀式,宣布歷時7年的對二戰(zhàn)納粹強制勞工的賠償工作正式結束;饡蚕100多個國家的166.5萬名前納粹強制勞工或他們的合法繼承人支付了43.7億歐元的賠償金。

  德國總統(tǒng)克勒和總理默克爾出席當天的活動。克勒說,長期以來這些二戰(zhàn)中的納粹強制勞工都屬于被遺忘、被排斥的納粹主義犧牲者。拒絕他們的賠償要求,就是否認他們所遭受的痛苦。賠償基金會的工作具有歷史意義,這是通往和平與和解道路上所必須要實行的苦澀舉措。

  默克爾說,德國自二戰(zhàn)結束以來已經向納粹主義受害者支付了大約640億歐元的賠償金,但二戰(zhàn)納粹時期的強制勞工并未包括在內。她說:“賠償基金會在7年后成功地完成了對這些勞工的賠償工作讓我們如釋重負,盡管金錢永遠無法彌補這些勞工所遭受的痛苦。”

  成立于2000年8月的“記憶、責任和未來”基金會是德國專門負責賠償二戰(zhàn)納粹時期強制勞工的機構,其主要賠償對象是來自波蘭、捷克、烏克蘭、俄羅斯等國的納粹時期強制勞工制度受害者。該基金會的最初啟動賠償金是由德國政府和企業(yè)各承擔一半。

  根據歷史檔案記載,納粹德國在二戰(zhàn)期間從占領地區(qū)強行征召了大約1200萬外籍勞工到德國企業(yè)做工,這其中主要是猶太人和中東歐國家的勞工。到1944年,德國企業(yè)中有30%的工人是來自外國的勞工。

  在1998年至1999年間,波蘭、美國、俄羅斯等國眾多的納粹時期幸存勞工向本國和德國法院提起賠償訴訟。德國政府為此決定對戰(zhàn)時勞工實行全面賠償。德國在2000年8月通過了“賠償基金法案”,對納粹強制勞工的獲賠資格和獲賠金額作了詳細規(guī)定。(時翔)


 
編輯:李淑國】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xié)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wěn)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tǒng)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jiān)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yè)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