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滾動| 國內| 國際| 軍事| 社會| 財經| 產經| 房產| 金融| 證券| 汽車| I T| 能源| 港澳| 臺灣| 華人| 僑網(wǎng)| 經緯
English| 圖片| 視頻| 直播| 娛樂| 體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視界| 演出| 專題| 理論| 新媒體| 供稿
字號:

求是:維護憲法法律權威要堅決杜絕枉法妄為現(xiàn)象

2013年12月16日 12:54 來源:《求是》 參與互動(0)

  發(fā)揮政法機關職能 推動法治中國建設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推進法治中國建設作出重大部署,提出要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維護人民權益。這對做好新時期政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為建設法治中國作出積極貢獻,是政法機關的重大歷史使命和政治責任。

  一、維護憲法法律權威,強化法治理念

  依法執(zhí)法司法是政法機關的基本職能,也是政法工作的靈魂和生命。憲法是保證黨和國家興旺發(fā)達、長治久安的根本法,進一步健全憲法實施監(jiān)督機制和程序,把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對法治中國建設具有根本指導意義,是政法工作的價值追求。

  維護憲法法律權威,就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這就要求政法機關和政法干警打牢尊法守法、依法辦事、維護憲法法律權威的思想基礎,確保政法工作在法治軌道上運行,自覺做到思考問題時,置法律于首位,牢記“黨的事業(yè)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憲法法律至上”,堅決杜絕無法無天、主觀臆斷、枉法妄為的現(xiàn)象;判斷問題時,從法律角度審視,把握法律邊界底線,劃清合法與非法、違法與犯罪、教育與改造的界限,辯證對待法律與政策、法律與道德、權利與義務的關系,以法為鏡鑒明是非、以法為天平察輕重、以法為標尺辨曲直;處理問題時,做到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不畏強權、不為利誘、不受情擾,摒棄人治思維和特權思想,既要整肅亂作為,又要防止不作為,堅決反對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建立健全忠于、遵守、維護、運用憲法法律的制度,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二、強化法治方式,化解社會矛盾

  化解日益凸顯、多樣多發(fā)的社會矛盾糾紛,是政法機關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重大職責,也是法治建設的內在要求。現(xiàn)階段絕大多數(shù)矛盾糾紛都與人民群眾利益訴求沖突密切相關,需要采取政治、經濟、法律、文化等方式方法,但最根本的是要靠法治,依法疏導化解。

  依法抓源頭。從矛盾糾紛的深層誘發(fā)原因看,民生和決策是“敏感源”。既要充分發(fā)揮政法機關職能作用,為促進經濟發(fā)展、保障改善民生保駕護航;又要建立健全社會穩(wěn)定風險評估機制,堅持依法民主科學決策,凡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和社會穩(wěn)定熱點的重大決策,事先都必須慎重評估決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行性,避免因決策失誤引發(fā)矛盾糾紛問題。

  依法抓難點。從矛盾糾紛的觸發(fā)原因看,社會管理與服務不到位是“并發(fā)癥”。要把依法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作為難點突破口,既加強社會管理領域相關法律的立改廢工作,不斷推進依法規(guī)范社會行為、依法管理社會、依法執(zhí)法司法、依法行政履職的法治建設進程;又改進服務方式,完善制度規(guī)范化、公開化服務機制,力行以人為本、服務為先,寓管理于服務之中,以服務促管理,營造順應民意、凝聚民心、充滿活力、井然有序的社會管理環(huán)境。

  依法抓基礎。從矛盾糾紛的淤積激化原因看,排查調解不及時或方法不對路是“常見病”。要把第一時間第一現(xiàn)場排查化解矛盾糾紛作為第一選擇,既夯實群防群治基礎,廣織信息預警網(wǎng)絡,做到矛盾糾紛發(fā)現(xiàn)得了、報告得早、化解得快,消除在初始狀態(tài)和基層;又突出依法調解,積極構建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lián)動“大調解”體系,實行調解優(yōu)先、關口前移,引導人民群眾依法理性表達訴求,鼓勵人民群眾通過調解、仲裁、訴訟渠道維護合法權益,努力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會氛圍。

  三、強化法治手段,維護平安穩(wěn)定

  運用法律武器,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維護社會平安穩(wěn)定,是法治建設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新形勢下違法犯罪出現(xiàn)動態(tài)化、職業(yè)化、智能化等新特征,必須依靠強有力的法律手段,回應人民群眾對平安幸福的新期待、對政法工作的新要求。

  要重點治亂。依法嚴厲打擊和防范各種違法犯罪,特別是對嚴重暴力犯罪、黑惡勢力犯罪、多發(fā)性侵財犯罪等群眾受害深、怨氣大和關注度高的突出犯罪活動,必須迎頭痛擊、毫不手軟。同時,主動適應網(wǎng)絡化、信息化、社會化的要求,進一步構筑打防管控一體化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密織全天候、全覆蓋的“天羅地網(wǎng)”,牢牢掌握駕馭和應對社會治安復雜局勢的主動權。

  要重點整治。深化對治安亂點排查整治,最大限度消除治安隱患和盲區(qū),什么問題突出就重點整治什么問題,哪里問題嚴重就重點整治哪里,什么方法手段有效就依法采取什么方法手段,讓老百姓時刻感到平安就在身邊。

  要重點調節(jié)。當前,因利益格局大調整引發(fā)的各種經濟利益沖突日益增多,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新情況。要善于運用法律手段協(xié)調各種經濟關系,統(tǒng)籌協(xié)調政府與群眾、企業(yè)與群眾、部門與群眾的利益關系,群眾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不同群體之間的利益關系,協(xié)調好征地拆遷、環(huán)境治理、山林土地、礦產資源權屬利益以及勞資利益,切實化解和有效防范各類利益沖突。依法打擊嚴重經濟犯罪,依法嚴肅查處濫用執(zhí)法司法公權力與人民群眾利益沖突、侵害人民群眾利益的行為。

  四、強化法治保證,捍衛(wèi)公平正義

  政法機關既是法律的執(zhí)行者、維護者,也是保障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必須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作為政法工作的首要價值追求和生命線,貫穿于法治建設的全過程。

  始終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無論社會身份、財富多寡、職務高低和人情親疏,都要一視同仁,決不允許有逾越法律之上或超脫法律之外的“特殊公民”,真正把公平正義體現(xiàn)在承辦的每一起案件、調處的每一起糾紛、受理的每一起申訴之中,不斷提高執(zhí)法公信力。

  認真落實寬嚴相濟的刑事司法政策。該嚴則嚴,該寬則寬,政法機關執(zhí)法司法活動中決不能摻雜法律之外的人為因素。堅持打擊犯罪與保障人權并重、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并重、證據(jù)客觀性與證據(jù)合法性并重,堅持以事實為根據(jù)、以法律為準繩,嚴把事實關、證據(jù)關、程序關和法律適用關,防止冤假錯案的發(fā)生,維護法律權威和政法機關形象。

  著力打造過硬執(zhí)法隊伍。政法工作成效高不高,維護公平正義能力強不強,關鍵要看是否有一支過硬的政法隊伍。要將政治建警、依法治警、素質強警統(tǒng)一起來,把依法治警作為重中之重,加強干警隊伍作風建設和教育管理,促使干警秉公執(zhí)法。政法機關領導干部要正確行使職責和權力,帶頭守法、模范用法、勇敢護法,當好懲惡揚善、剛正不阿、伸張正義、敢于碰硬的表率。要依法嚴肅查處政法干警執(zhí)法不公不嚴不廉、知法犯法等違紀違法行為,堅決清除“害群之馬”,切實樹立嚴格公正文明廉潔執(zhí)法的良好形象。 周 萌

【編輯:馬婷婷】

>國內新聞精選: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