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国产亚洲日本你懂的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
    評論:從五糧液“低薪門”反思國企“限薪令”
2009年09月18日 08:44 來源:西安晚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16日,人保部等出臺《關于進一步規(guī)范中央企業(yè)負責人薪酬管理的指導意見》。這份被稱為中國版限薪令文件明確規(guī)定,國企高管基本年薪與上年度中央企業(yè)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相聯(lián)系”。這也是中國政府首次對所有行業(yè)央企發(fā)出高管“限薪令”。(9月17日《西安晚報》)

  這份飽含良苦用心的“限薪令”,依然沒能贏得滿堂彩。因為我們還記得,去年年末,金融危機寒潮乍起之時,在國泰君安“天價薪酬”風波與華爾街版“限薪令”構成強烈反差的語境下,財政部也曾緊急出臺了一個“滅火”性質的本土版“高管限薪令”,當時是以280萬元人民幣封頂。不過,實效如何,我們實在不愿多言。因為現(xiàn)在緊隨其后的,由人保部領銜推出的這個“補丁”式的限薪令,就是對前者成效最好的補充說明。

  為何,禁令沒少發(fā),但現(xiàn)實療效卻老是讓人不敢恭維呢?或者說,現(xiàn)在首次明確將高管薪酬與職工工資掛鉤,就能在限薪方面取得重大飛躍和突破?恐怕我們仍然不能太過樂觀。我們不妨先來做個假設:假如為了不讓高管的薪酬與普通職工的工資對比,顯得太過乍眼,公司年報會不會來個賬面上的“美容整形”呢?

  您還別先急著否認,咱們有例為證。就拿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五糧液調查門為例,略加說明。近段時間,外界紛傳“五糧液偷稅,被證監(jiān)會來調查”的消息。五糧液則對此事進行了公告,極力否認偷稅。所謂禍不單行,“調查門”一波未平,“低薪門”一波又起。五糧液高管的薪酬又遭質疑,著名財經(jīng)撰稿人李德林發(fā)文,對五糧液高管普遍不足10萬元的年薪提出疑問。

  五糧液上市公司董事長唐橋曾以個人名義,一次性購買五糧液股票兩萬股!敖灰變r值將近45萬元,而從年報上看,唐橋的年薪是6.78萬元,也就是說這筆交易花掉了他至少不吃不喝6年的工資!睂τ谶@個“清廉工資單的秘密”,五糧液以“年報上都有”進行回應。

  這就把所有問題都推向了不會說話的年報。在當前信息嚴重不對稱的情況下,“限薪令”一出,我們可以想象,假如為營造出國企高管“與民同苦”的印象,打造出“年薪6.78萬元”的清廉工資單似乎并不是難事。而且公眾還真沒法去核實清查,真有點啞巴吃黃連的感覺。

  這就是“限薪令”力有不逮之處。即便與普通職工工資掛鉤,但這部分基本年薪,就算只是如五糧液般的廉潔的6.78萬,這也絲毫不妨礙人家一出手幾十萬的闊綽。這是單位的錢還是個人的?若是個人績效薪酬,那這績效才是天價的根源。那么與職工工資掛鉤的基本年薪也就成了障眼法了。

  如果沒有正確的激勵效應,高管的這種隱性收入不徹底斷絕,公眾不能嚴格監(jiān)督,市場化定薪機制、行政任命的用人機制不改變,隱性天價年薪就不絕如縷。沒有市場化的職業(yè)經(jīng)理人,亦官亦商的高管拿多少年薪公眾都不會心服。

  高管薪酬背后糾結著的用人機制、激勵機制、市場化程度、公眾監(jiān)督力度等復雜問題,到了必須被重視,并盡早得到改變的時候了。不然,看著清廉的企業(yè)年報,看著老總拿著甚至不如自己的6.78萬的低薪,公眾心情只會更糾結。

    ----- 國內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