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空間小,救援難度大,時間緊的特點,鐵路方面的現場指揮和烏蘭察布的消防的救援人員商量了對策。
“一組到車頂往下鏟雪,另一組從側面清道,一米多寬的道。另外第三組從車底往外清理。
這個在車底下奮力鏟雪的叫陳玉柱,是此次1814次列車救援的總指揮,此時他在現場已經連續(xù)工作近20個小時,由于要趕在1月5日的零時啟動列車,時間緊迫,他和鐵路員工、武警戰(zhàn)士一樣,輪流鉆入車底清理積雪。烏蘭察布消防支隊的侯文俊這樣講述了當時清理工作的難度。
“作業(yè)難度是相當困難,因為車底人抬不起頭來,僅有不到一米五十到六十厘米的空間,側面只能挖開一米的距離。這樣緩慢的行進,只能采取車輪戰(zhàn)術以速度向前推進!
此時對于車底下鏟雪的人員來說,不但作業(yè)空間小,體力消耗大而且車廂外六米多高的雪堆,隨時都有倒塌下來,壓向車底的可能,也時刻威脅著作業(yè)人員的安全。然而陳玉柱和他的同事們都身先士卒,將危險留給了自己,為的是早一點能夠啟動被困住的列車。
“(要讓旅客)吃上熱飯,不能沒有開水,不能一人受凍,我再說這個事!
1月4日上午10點40分,又有四節(jié)車廂被成功牽引離開被困現場,駛向商都車站,自此,被困的1814次列車已經有11節(jié)車廂成功解救,現場還有4節(jié)車廂等待清理。
“整個車廂都被雪埋了,車的頂部側面和底部全部是積雪,當時現場的氣候條件特別的差,零下40多度,風力在7級左右,能見度特別的低,救援工作特別艱難!
烏蘭察布消防支隊的60多名官兵,承擔著清理被埋得最深的四節(jié)車廂的攻堅任務,充分體現著能打善戰(zhàn)的拼搏精神。
“縫隙特別小,大型工具像鐵鍬什么都進不去,必須用手把它(雪)刨出來,然后擴展這個通道使人們進去再進行救援!
空間的狹小,戰(zhàn)士們根本無法使用工具。
“我自己用手和鐵鍬,把雪往床單里刨進來,然后由我們隊長和戰(zhàn)友把它抬出來!
“只能用手一點一點往外刨!
由于天氣寒冷,長時間野外作業(yè),使戰(zhàn)士們的體能消耗很大。身體的潛能也發(fā)揮到了極限。
“手特別麻,抱雪塊的時候感覺手沒有知覺的感覺,腳特別發(fā)冷,涼的。火車底下非常冷
地方發(fā)陰的那種感覺,凍的手腳特別疼的那種感覺!
不但勞累寒冷,由于早上出發(fā)時任務突然,沒有來得及吃早飯,戰(zhàn)士們的身上只帶了一個面包。
“肚子也特別餓,吃這個面包的時候,面包凍得非常硬。咬不動了。我們喝的礦泉水凍住了,凍成冰塊,根本沒有辦法喝。”
“大家只能說是啃幾口冰,已經不是喝水的那種概念。”
體能的消耗,環(huán)境的殘酷,并沒有讓戰(zhàn)士們屈服,他們積極主動的想主意,找辦法,為的是早日清理完積雪,讓鐵路早日開通。
“想了一個策略,就是上下合圍左右夾攻,清理上面的時候下面必須掏,邊掏上面的雪才能
流下來,這樣清理快。同時由外側人員從側面用床單用手抱。”
在1814次列車的救援現場,記者經常拍下指揮部人員這樣相互對表的鏡頭,因為在這里,一切都以時間計算,為的是能夠立爭在1月5日凌點之前搶出1814次列車的最后四節(jié)車廂。
隨著火車汽笛的鳴叫,1月4日16點10分,1814次列車最后4節(jié)車廂,在集通體力全天員工和廣大武警、消防官兵的奮力搶救之下,順利駛離被困現場。這時比上級領導要求列車最后啟動的期限,提前了近8個小時。
在內蒙古鐵路沿線這場與風雪的拉鋸戰(zhàn)中,僅集通鐵路部門就有140多人不同程度受傷,22名職工嚴重凍傷,其中兩人還被送到醫(yī)院急救。
但是,被困在列車上的旅客卻在這場險情中沒有一個人挨凍受餓。他們在這場風雪之夜又有什么樣的經歷呢?一起來看看。
2010年1月3日18點48分,當1814次列車被困的時候,列車長在展開自救的同時,就開始對1400名乘客了進行宣傳安撫,防止旅客出現情緒上的波動。為等待援救創(chuàng)造條件。
“乘警還有檢車的工作人員,配合我們列車的工作人員,一塊把列車的秩序搞好了!
1月4日點10分,當1814列車第一次撤回的7個車廂的近1000人到達商都車站以后,集通鐵路救援中心已經將熱騰騰的飯菜送上了列車。
“乘務人員當時就給送飯來了,給我們送來了吃的,還有飲料,保障了我們旅客的生命(安全)!
“然后我們及時要求地方,給我們補充燃料,還有水,把車廂溫度搞起來。不讓旅客在這種,惡劣的天氣中受到凍傷!
與此同時,鐵路部門還應急準備了礦泉水,面包,燃料以及醫(yī)療設備登上被困的列車,保證旅客基本的生活需求。
“后勤的醫(yī)療。包括給旅客送的食物,包括飲水,都想得比較周全!
細致周到的救援措施,讓列車上的許多乘客很有感觸。
“頭一次遇到這么大的雪災,像今天這樣武警和站上的警察,給大家送吃的,就相當感人!薄巴Ω袆。非常的震撼!
“我覺得非常非常感動,感覺就是非常自覺地發(fā)自內心的想把東西,給他們吃。就是想讓他們休息一會,他們太累了!
據了解,此次雪災營救,集通鐵路指揮部以及烏蘭察布市政府,共向各站停留列車和滯留旅客提供補給大米2400公斤、面粉1160公斤,蔬菜3000多公斤、方便面1300多箱、礦泉水1350箱確保了滯留遇險旅客及乘務人員無一人受凍、無一人挨餓、無一人無水喝、無一人發(fā)生意外。
4日16時10分,隨著救援機車與1814次列車剩余的4節(jié)車廂順利對接,被困的1400多名旅客全部安然脫困,集通鐵路全線搶通恢復行車。
與此同時,全國鐵路不僅要面對雪災的考驗,還承受著從民航、公路轉來的大量旅客壓力。鐵路部門如何面對雪災客流的雙重壓力呢?一起來看看。
鐵道部運輸局綜合部的李軍告訴記者,進入冬季以來,為了防止雪災,鐵道部的相關部門已經啟動了應急預案,在全國的鐵路沿線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鐵路有著其特殊性,一些自然李軍:“災害也是防不勝防。鐵路應對自然災害,特別是雨雪天氣,最困難的一點就是很難完全準確預計災害發(fā)生。這一次在內蒙古強暴雪造成1814次列車受困,就是一個比較難以
預計的情況!
據了解由于前些天突降大雪,受雨雪影響,使全國的有些列車出現了部分晚點。
“在北京天津這兩個地區(qū),前兩天大雪過程中也出現一些部分列車的晚點!
針對全國今年降雪偏多的現象,和未來的雨雪天氣的應對,李軍告訴記者,最關鍵是要遵照鐵路部門制定的應急預案去處理,把旅客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在公路受阻,旅客大量向鐵路聚集的時候,我們啟動運輸的應預案,加開臨客輸運旅客。”
在內蒙烏蘭察布境內的集通鐵路路段,段晨明告訴記者,為了應對未來的暴風雪,他們根據天氣預報,進行科學的管理,在一些特殊路段,進行嚴防死守,確保沿線鐵路的暢通。
“我將把后面的三道擋雪墻,再進一步的加厚加高,是第一部措施;第二部措施是近期我們還要做好,應對類似于這樣的暴風雪的應對的措施,白旗工務段將在這一段如果發(fā)生有應急的突變氣候的情況下,我們派駐人員駐守在這個地方,做好防護,發(fā)現初步的雪情,我們立即邊下邊清,防止雪害進一步擴大!
(執(zhí)行主編:莊嚴 編導:胡長春 攝像:張明)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