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30日電 美國《僑報》10月30日在“大選觀察”欄目載文稱,盡管奧巴馬周三為了拉攏紡織產業(yè)的選票,呼吁中國“停止操縱匯率”,但美國中國問題專家指出,中國問題沒有成為美國大選熱點話題,主要原因是美中關系相當好,共和、民主兩黨在對華政策上有高度共識,預計美國新總統(tǒng)仍會繼續(xù)現有的對華政策,延續(xù)兩國制度化的對話與交流。
文章摘錄如下:
喬治·華盛頓大學周二晚舉行“中國:下屆政府的政治和安全挑戰(zhàn)”研討會。中國問題專家何漢理(Harry Harding)表示,兩黨對華政策有高度共識,已形成對華政策的主流意見,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美國樂見中國成功;對華全面接觸;將中國納入國際體系;“一個中國”政策。
與之相應,何漢理承認,美國也有相應的對沖措施,防范與美國利益相沖突的意外事件發(fā)生;加強執(zhí)法力量,督促中國履行國際承諾;希望中國成為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與臺灣保持有力的非官方關系。
何漢理認為,這些政策相當成功,成為布什政府對外政策的亮點。他建議,美國下屆政府要更“聰明”地對待中國,因為中國是個復雜的國家,未來充滿不確定性。美國需要更加平衡地看待中國,不要過份強調中國的崛起與美國的衰落,關鍵在于增強美國自身國力,多利用多邊機制解決問題。
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柯慶生(Thomas Christensen)指出,如何與影響力不斷擴大的中國打交道,是美國新總統(tǒng)面臨的戰(zhàn)略挑戰(zhàn)之一,希望新政府不要改變目前的做法--即在中國影響力擴大的時候,影響中國做出既有利于美國也有利于中國的政策選擇。
柯慶生建議,美國必須保證在東亞地區(qū)的經濟和軍事存在;在外交戰(zhàn)略上,要需要保持與中國對話的框架。應該清楚地表明,美國并非遏制中國,中美在全球的影響力并非“零和游戲”。
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沈大偉(David Shambaugh)希望,美中兩國保持制度化的政府與社會交流對話的機制。他對美中關系的未來表示樂觀。(余東暉)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