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再次現實了其對漢語的強大滲透力。在國家語言資源監(jiān)測與研究中心和商務印書館近日公布“年度漢語新詞匯”評選中,作為網絡語言的“客”系列成功當選,從而正式成為漢語詞匯里的新成員。這幾年,網絡語言已經成了這項評選的重要來源。
評選專家:網絡詞反映社會變化
據悉,此次入選的“客”系列包括在網上免費索取試用品的“試客”,專門在網上淘選性價比高商品的“淘客”,以及在網上給人介紹工作的“職客”等。一個資深網絡研究者昨天說,所謂“客”,就是不同的網民人群給自己的稱呼。“客”這種說法最早起源于網絡,但是這幾年有向線下不斷擴展之勢。
巧的是,上海美術館剛剛公布的2008雙年展的主題就叫“快城快客”,這個“客”已經泛指為我們這座城市的每一個人。
中央主流媒體曝光頻率據稱是這個評選的重要依據。評委會的一個專家說,每年出現在主流媒體上的新詞匯有幾百個之多。他們很早就已經注意到“客”系列正被媒體廣泛使用,這說明“客”已經由網絡語言成為一個全民性的語言,而這組詞匯也正好符合“反映社會生活變化”的另一個入選要求,所以當選本來就是遲早的事。
這是網絡語言向漢語詞匯的又一次成功滲透,在前幾年的評選中,“黑客”和“博客”已先期成為國家承認的漢語新詞匯。根據2007年12月的數據,我國現有網民已經到達2.1億人,為世界第一,也占到全國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這么大一部分人群都在熱衷使用的語言,難道沒有資格成為漢語的新詞匯嗎?”這就是此次評選專家的意見。
傳統(tǒng)語言界人士:網絡詞破壞漢語純潔性
然而也有很多人對網絡語言的“來勢洶洶”不以為然,甚至表示反對。他們認為網絡語言的滲透正是對漢語純潔性的一種破壞,網絡語言“簡易,隨便,多變”的特點也會令傳統(tǒng)的中文語法失去其尊嚴和意義,讓語言“混亂”。
比如“暈”、“醬紫”、“呵呵”、“倒”、“偶”等網絡語言被廣泛運用,至今仍引起一些傳統(tǒng)語言界人士的擔心,他們認為,網絡語言缺乏嚴整性,久而久之必將大規(guī)模破壞人們的書面和日常語言習慣。
陳村:語言只要有人用就成立
經常在網上沖浪的著名作家陳村昨天對本報說,這些所謂的網絡語言,即便沒有網絡,也會在使用中產生,所以沒有必要將網絡作為一個入選正當性爭論的焦點。
“語言這東西本來就是用來讓人們溝通的,而且本身的‘規(guī)矩’也是約定俗成,用的人多了也就成為了語言,再進一步有了語法等等。如果一些詞匯沒人用了,這些詞匯自然而然就會消失!睂χ形木W絡非常熟悉的陳村對網絡語言成為漢語新詞匯并不感到擔心,持比較開放的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