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7月9日電 至少在景觀的意義上,中國“最北方”的建筑標本與“最南方”的建筑標本匯聚在了承德避暑山莊及其周圍的寺廟里。
在俗稱“外八廟”的避暑山莊周圍寺廟群中,輕易可見具有西藏高原特色的“最北方”建筑群。仿照西藏布達拉宮的“普陀宗乘之廟”是其中之一,它在承德另一個名稱就叫“小布達拉宮”。
這座“小布達拉宮”始建1767年,歷經(jīng)4年竣工。它仿照了西藏布達拉宮“城”和山頂兩個部分,墻壁紅白相間,有藏式平頂?shù)锓俊⒉厥脚_塔、藏式殿堂等,但它又不僅是西藏布達拉宮的復制品,它在模仿中融合了漢族建筑傳統(tǒng),“漢藏合一式”的建筑特色在這棟占地22萬平方米的寺廟中隨處可見。
比如它有明顯的中軸線,左右對稱地形成了幾重四合院落,并建有漢式殿閣。整個寺廟不僅有象征藏族佛教的“大象”把門,象征清朝皇權的“獅子”也在寺廟中“忠于職守”。
與“小布達拉宮”性質(zhì)相似的另一個寺廟是“須彌福壽之廟”。它的模仿對象是藏傳佛教班禪在西藏日喀則的居住之所——扎什倫布寺。在“須彌福壽之廟”這個名稱中,“須彌”即是藏語中的“扎什”,“福壽”即為藏語中的“倫布”。
“須彌福壽之廟”仍是“仿中有創(chuàng)”的“漢藏合一式”建筑。寺廟的群樓圍著主殿,與日喀則的扎什倫布寺布局相似。但它又保留了傳統(tǒng)漢式宮殿的格局,用一條中軸線劃界,以這條線為中心前后布置了數(shù)重院落。
中國“最南方”的建筑標本有些“意外”地坐落在了避暑山莊這棟位于華北平原的皇家園林中。在避暑山莊“四區(qū)”之一的“湖區(qū)”,“小橋流水”式的南方建筑標本清晰可見。
仿照蘇州“滄浪亭”的“滄浪嶼”是其中之一。南方園林的睡蓮、紅鯉、假山、亭閣讓“滄浪嶼”成為避暑山莊的“園中之園”。
在其一處中心殿堂中,檐下懸著的就是康熙題筆的“滄浪嶼”!皫Z”中錯落曲折的小庭院讓江南水鄉(xiāng)的韻味綿深幽長。
另一處“南方建筑標本”是“煙雨樓”,即是浙江嘉興南湖“煙雨樓”的復制。
一生六下江南的乾隆皇帝據(jù)稱非常欣賞浙江嘉興南湖的“煙雨樓”,所以在興建避暑山莊的過程中,直接把“煙雨樓”搬到了避暑山莊,要求“不求其形同,重求其神似”,在意境上通過樓閣、亭廊等景觀“做足”了江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