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多日前便已交費報名的柯先生來時,手里拿著一本《拍品名稱價目冊》,小到一個戒指,大到一臺電腦,他都會仔細地端詳實物并參照起拍價格,偶爾用鉛筆在某個物品名稱后打上一個勾。一聊之下,記者發(fā)現(xiàn)原來柯先生竟算一個“專業(yè)買家”,“上次的肖作新贓物拍賣我就來了,用六七千塊買了好些玉器回去,后來找人鑒定發(fā)現(xiàn)虧了不少,這次之前我專門看了些書,算是有備而來!
與只是“看了些書”的柯先生相比,一些觀展者的準備更加充分。在字畫展示區(qū),記者時而遇到一些市民在品頭論足,說得頭頭是道!澳憧催@個勾,飄的,一看就不是真跡”“這兩個‘九’字有問題,沒有一個書法家會這樣落款”……記者了解發(fā)現(xiàn),這些“專家”當中,有不少是被正猶豫是否報名的朋友邀請過來做參謀,有一些則是打算利用自己的專長,來看看究竟有無“寶貝”可淘。
記者從一位工作人員處得知,一些珠寶首飾商也聞訊趕來參加拍賣了!芭钠返亩▋r都是專業(yè)人士評估的,大都低于市場價。有個做黃金生意的上海人過來看了,說所有的黃金制品,如果拍不出去,他全要了!
觀察:更像普通展銷會
點評聲、探詢聲,還有工作人員的吆喝聲……整個展廳越來越熱鬧,到登記處現(xiàn)場交錢報名參加拍賣的人也漸漸多了起來。但如果不是門口那幾個“贓物拍賣”的大字,還真難知道這是一場與貪官與反腐有關(guān)的拍賣會預(yù)展。
對于一些只關(guān)注物品本身價值的“專業(yè)淘寶者”來說,參加的只是一次展銷會,“貪官贓物”這樣的前綴完全可以忽略不計。記者曾問他們,“不覺得把貪官用過的東西買回家,有些不太體面嗎?”此問引來一片笑聲,“你這樣的心理就太不必要了,東西買到手就是你的了,關(guān)鍵是有沒有升值空間、收藏價值,簡單說就是投資有沒有回報!
盡管展品中眾多的“贗品”、“仿品”讓眾人對貪官們“屢遭忽悠”嗤笑不已,甚至一個僅值“兩元”的印刷品還因此成了展廳的“明星”。但記者還是聽到了這樣的“妙論”——“這‘贓物’兩個字還真能安我的心,盡管也有假貨,可敢騙這些當官的畢竟少吧。再說了,這可是政府行為,怎么會坑我們老百姓呢!
更“妙”的是一位胡先生,他認定了一條舊的鱷魚皮帶,因為“據(jù)說是王懷忠用過的”。他煞有介事地告訴記者,“王懷忠是建國以來少數(shù)幾個被槍斃的省級高官之一,他用過的皮帶自然有收藏價值!贝送猓是全場極少數(shù)對王懷忠護身符表示興趣的人之一。
在早前相關(guān)部門對此次拍賣的宣傳中,有這樣一句話,“從一瓶白酒,到價值不菲的金佛及高檔商品,這些從小到大、由價低到價高的贓物,無疑是一部部警示教育的鮮活教材!庇浾吒^展者聊這樣的話題,一位陳先生說得挺實在,“拍賣也好,吆喝也好,都是為了讓贓物盡快變成錢交給國家,既然目的是好的,又何必諱言商業(yè)化運作甚至炒作?至于硬要給這種明顯商業(yè)化的行為冠以教育和警醒的深刻意義,那似乎就顯得做作了吧?”
來源:揚子晚報 記者:張 磊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