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僑鄉(xiāng)傳真 |
虎年將近,老虎也逐漸進入人們的話題當中。記者調查發(fā)現,據不完全統(tǒng)計,福建省泉州市有60個地名含“虎”。取地名是門學問,需要綜合歷史、地理和當地習俗等多種因素。這些“涉虎”的地名中,有的是因傳說而得名;有的則是由其他的名字演變而來;還有的則與“虎”無關,只是當地人們希望能像老虎那樣的勇猛。
傳說:“虎名”背后多有動人故事
在眾多地名中,要數清源山的“虎乳泉”最為出名!跺居钣洝吩疲骸啊稘h書》朱買臣傳謂東越王所保之泉山是也!蹦纤纬跄觊}人葉廷圭《海錄碎事》載:“泉山,泉州之主山也,山有孔泉故名!被⑷槿杂小翱兹笔,泉眼上下皆石,上石如殼,下石如砥,中間有孔竅,泉從縫隙里流出,注入一方形石孔中。上面有呂道人題刻的“虎乳”和宋朝朱熹撰寫的“源頭活水”石刻。
虎乳泉泉眼位于天湖旁的一塊大巖石上,原名“孔泉”,因一段傳說而得名“虎乳泉”。 傳說很久以前,清源山上有一只母老虎,因乳水不足,4只虎仔餓得嗷嗷直叫。母老虎急得滿山到處尋找食物,可跑得又饑又渴了,仍然沒找到吃的。最后,它來到“孔泉”邊,看見有泉水汩汩涌出,便俯下身子飲水充饑。飲著飲著,母老虎覺得肚子不餓了,而且乳房脹得鼓鼓的,它急忙跑回洞里去喂虎仔。從此,母老虎天天到“孔泉”飲水,再回去喂虎仔。小老虎長大了,跟著母老虎到“孔泉”飲水。于是,“虎乳泉”的名字就被人叫開了。
“虎名”景點多與虎的傳說、典故相關。例如泉港區(qū)的虎巖寺,據傳山中有屈曲幽深的虎洞,住過老虎。當時寺中有位常住高僧,每次歸來都攜帶鮮肉一塊喂等待他的老虎。有一次高僧帶來鮮肉藏在袖里,卻對老虎說:“吾今無肉喂汝。”老虎一生氣就將高僧咬死。高僧死后,從袖子里掉出鮮肉,老虎誤取主人性命,不勝悲傷,跳崖自斃。
演 變:有些地名本非“虎”
安溪“虎邱”是我市含“虎”名的地方中最大的行政轄區(qū),不少人誤以為是因地形似虎而得名。但記者查閱后發(fā)現,“虎邱”之名從“湖坵”演變而來。
民間傳說稱,古時的湖坵一帶是個大湖。在一次山洪暴發(fā)中,災情危急,眼見洪水就要漫過興仁灣。這時,玉皇大帝派來了牛神,在興仁灣打開缺口,從而使洪水很快消退?膳I駞s為救人而陷入爛泥之中,并變成了石牛。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牛神,在興仁灣興建興仁廟,并把興仁灣內一帶稱為“湖坵”。但不知何時,“湖坵”演變?yōu)椤盎⑶瘛,并沿用至今?/p>
原 因:與歷史地理習俗有關
“取地名是一門學問,需要綜合歷史、地理和當地習俗等多種因素!比菝袼讓<腋祵O義告訴記者,閩南地區(qū)相對比較晚開發(fā),以前人們面對荒涼的居住環(huán)境,尤其是老虎經常出沒,產生恐懼的心理,卻又羨慕老虎的威武神態(tài),因此取個“虎”名,希望每個人都能夠擁有虎一樣的力量。
市民政局區(qū)劃地名科蔡先生認為,取名中帶“虎”還有其他幾種情況:一是該地區(qū)虎活動較為頻繁,或者在地形上像虎,便以“虎”為名。歷史上老虎的蹤跡主要分布在永春、德化和安溪等地,因此,這幾個山區(qū)縣以虎為地名的就相對比較多。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取的地名中已經很少出現“虎”等字眼,一些地名要么被雅化,要么被停用。
虎地虎名
猛虎(永春)、虎廚(南安、安溪)、虎空口(市區(qū))、虎縣(南安)、虎珩(永春)、虎巷(永春)、虎巖寺(市區(qū))、虎村格(安溪)、虎巖寺(泉港)、虎西宮(南安)、虎石(市區(qū))、虎窟(市區(qū))、虎空(市區(qū)、安溪)、虎巖山(市區(qū))、虎坑(安溪)、虎堀(安溪)、虎井(南安、德化)、虎項(晉江)、虎榜(安溪)、 虎岫(德化)、虎窯(惠安)、虎岫(南安)、橫虎格(德化)、虎吃水(德化)、虎廟尾(安溪)、虎落嶼(石獅)、虎邱(安溪)、虎背脊(安溪)、虎窟村(惠安)、虎縣山(安溪)、虎安角(石獅)、虎坑口(南安)、虎坪頭(德化)、虎生仔(南安)、虎母山(惠安)、虎(土+奇)墓(安溪)、虎爬山(安溪)、虎空山(惠安)、虎咬豬山(永春縣)、虎乳巖(市區(qū))、頂虎巖(市區(qū))、下虎巖(市區(qū))、虎峙巖(泉港)、跌死虎(安溪)、虎岫寺(石獅)、虎沉尖(安溪)、虎寨頭(南安)、虎公尖(安溪)、虎蹄石(安溪)等等。
注:個別地名在所在縣重復出現,僅取其一。(泉州晚報 記者 張沼婢 實習生 王昆城)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