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搶后的超市 中新社發(fā) 郭國權 攝
|
哄搶后的超市 中新社發(fā) 郭國權 攝
|
空空的貨架,一片狼藉的地面上散落著一些小商品。這是12月11日上午,記者在湖南省婁底市嘉家樂超市看到的情景。一天前,這里剛剛發(fā)生了一起數百群眾哄搶超市物品事件。據初步估計,哄搶造成近一百萬元的財物損失。
業(yè)內人士擔憂地對記者說,超市拖欠供貨商貨款已經成為零售行業(yè)“潛規(guī)則”,如不加以整治,勢必影響社會穩(wěn)定。
供貨商搶貨為抵貨款
據知情人介紹,10日早晨,婁底市嘉家樂超市前突然聚集了近50名供貨商。原來,這家超市的老板前晚突然關閉了另一處連鎖超市,他已經有幾個月沒有跟供貨商結賬了,金額大約有一百多萬元。
由于老板沒有明確做出結賬答復,許多供應商開始在嘉家樂超市清理自己的貨物。10時30分左右,到超市里面搬東西的供貨商越來越多。隨后,另一些來要債的人也開始搬東西抵債,造成場面失控。一些市民趁機擠進超市,哄搶超市里面的貨品。12時50分許,嘉家樂超市被哄搶一空。目前婁底市警方已經介入此事。
記者發(fā)現,類似的哄搶事件,近一兩年在國內很多地方都上演過,而事件的導火索與此次婁底哄搶事件有異曲同工之處。
今年7月26日,廣東省深圳市一超市老板卷款私逃,供貨商、租戶哄搶貨物;2007年10月23日,因為傳聞經營者“人間蒸發(fā)”,數百名供貨商哄搶了甘肅省蘭州市的宜家樂超市,這是繼2005年佳福超市關門歇業(yè)之后,蘭州發(fā)生的又一起超市“倒閉”引發(fā)供貨商搶貨的事件;同年9月19日,因討不到貨款,幾十名供貨商撬開了福建省福州市悅旺超市的卷閘門搶搬貨物……
拖欠貨款成“潛規(guī)則”
長沙市某大型超市的一位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在他們超市銷售的商品,貨款一般有半年以上的拖欠期,緊俏商品的結款速度要快些。然而,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如今貨款拖欠呈現出隱蔽化的趨勢,已經成為零售行業(yè)的一個弊病。
“一些零售企業(yè)利用種種名目拖欠貨款,事實上是占用了供應商的現金進行融資,在節(jié)約了自有流動資金的同時,卻使得供貨商的資金周轉出現粘滯,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供貨商的運營!遍L沙市某超市供貨商王真告訴記者,他每月為超市送貨后,超市給出“收貨單”,結算時,超市打出“銷售單”,以“銷售單”作為每月支付貨款的憑據!肮┴浟颗c銷售量之間有差額,而超市一直不肯與我對賬,幾年下來,就成了一筆糊涂賬。每每有對不上賬的地方,超市便會以‘耗損’或‘促銷降價’的理由搪塞過去。這樣一來,最后總有一部分貨款拿不回來!
“買的沒有賣的精”不再適合于供貨商和超級賣場的關系,零售企業(yè)如果經營不善而倒閉,供貨商只有望著手中難以兌現的“空頭支票”欲哭無淚。王真認為,在與超級賣場的角力中,供貨商往往處于弱勢地位。
業(yè)內人士向記者介紹,在供貨商的銷售鏈中,終端賣場環(huán)節(jié)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因為該環(huán)節(jié)直面消費者,意味著市場份額和顧客擁有量,是一個在產品轉化為商品之后,商品再轉化為貨幣的環(huán)節(jié)。而誰擁有了盡量多數的消費者資源,誰就擁有了更多的市場話語權及市場主導權,尤其是價格上的主導權。這就是進超級賣場要交進場費、上架費、堆頭費、折扣費等各種費用的主要原因。再加上,在所有的終端賣場中,超級賣場相對數量不多、集約力量夠大,都為其贏得了更多的“驕橫”資本:將自己的風險轉嫁給供貨商、不斷提高進場門檻、把合約當成廢紙、在合同之外從供貨商處斂聚更多的“通路(也稱為渠道,是指產品由生產企業(yè)向最終用戶轉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利潤”、沉淀更多的貨款資金。
規(guī)范交易需靠制度
“不進超市是等死,進了超市是找死!辈稍L中,多名供貨商這樣傷心地形容他們所處的艱難處境。他們認為,在目前供大于求的市場狀況下,廣大供貨商不得不與超市簽訂顯失公平的“霸王條款”,這種類似“賣身契”的做法嚴重影響著供貨商的生存。
“規(guī)范雙方交易行為還得靠制度!焙下蓭熢贾ジ嬖V記者,2006年底,國家商務部等5部委聯合制定了《零售商供應商公平交易管理辦法》,對零供雙方的交易行為予以規(guī)范。但“辦法”實施以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因為,“辦法”只是個框架,還需要各地根據當地的不同情況,出臺細化的規(guī)則。
曾技芝認為,在一些地方的細則還沒有出臺的情況下,相關部門應牽頭聯絡行業(yè)協會組成常設性組織機構,定期召開分析會和監(jiān)管協調會,專門負責市場預警和危機處理;公檢法、綜合執(zhí)法隊、仲裁委員會建立快速執(zhí)法通道,切實保護供貨商合法權益。更為重要的是,供貨商應進一步與零售商建立對話機制,以解決雙方的矛盾。(本報記者 趙文明)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