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清晨,臺北孔廟隆重舉行孔子誕辰2559周年釋奠典禮。圖為臺北市長郝龍斌在儀式結(jié)束后向資深禮生頒發(fā)感謝狀。 中新社發(fā) 黃少華 攝
9月28日清晨,臺北孔廟隆重舉行孔子誕辰2559周年釋奠典禮。在鐘鼓樂聲中,啟扉、迎神、上香、獻帛、獻爵、獻花、飲褔、受胙及送神等傳統(tǒng)古禮依序進行,場面莊嚴。由初中生和小學(xué)生分別擔(dān)任的樂生和佾生,展現(xiàn)雅樂、姿儀,表達對孔子的尊崇和贊頌。 中新社發(fā) 黃少華 攝
中新社臺北九月二十八日電 題:臺灣各地循古禮祭孔 馬英九赴臺南上香
中新社記者 李佳佳 黃少華
迎著初升的朝陽,鐘鼓禮樂悠揚……二十八日自清晨五時起,全臺灣十三座孔廟分別遵循傳統(tǒng)古禮舉行隆重祭孔大典,紀念大成至圣先師孔子二千五百六十周年誕辰,并以此緬懷這位先賢對中華文化的深遠影響。
今天也是臺灣的教師節(jié)。由臺灣當局主辦的“教育貢獻獎暨資深優(yōu)良教師”表揚大會、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舉辦的“第十屆POWER教師獎”頒獎典禮等相繼舉行,同樣彰顯了中華民族尊師重道的傳統(tǒng)美德及倫理典范。
臺南市孔廟的祭孔典禮是全臺灣今天第一個登場的祭孔大典,清晨五時天初破曉,臺灣當局領(lǐng)導(dǎo)人馬英九即以“上賓”身份上香。之后,他又在臺北出席多項相關(guān)活動。
臺中、南投、嘉義、宜蘭……全臺灣各座孔廟皆以古禮舉行祭典。而在新竹的祭孔典禮上,兩岸學(xué)生共同置身于禮樂縈繞、古樸、莊嚴、凝重的典禮中,觀摩了一場“萬古衣冠拜素王”的盛況。
清晨在臺北,市長郝龍斌擔(dān)任祭孔大典的“正獻官”,臺灣內(nèi)政部門負責(zé)人江宜樺代表馬英九上香、恭頌祝文;新任奉祀官、孔子第七十九代嫡孫孔垂長行上香禮。鐘鼓禮樂聲中,啟扉、迎神、上香、獻帛、獻爵、獻花、飲褔、受胙及送神等程序禮儀按部就班,其間穿插著佾舞演出,持續(xù)約一個半小時。
記者隨觀禮人流一睹臺北祭孔大典,場面隆重。主導(dǎo)及掌控祭典儀式的禮生,首度由臺北明倫高中的年輕學(xué)子與資深禮生共同執(zhí)禮。頭戴禮帽、身著赭紅色漢服的新老搭配,象征儒家文化向下扎扎根及世代傳承的意涵。而在殿內(nèi)的孔廟祭品,則徹底發(fā)揮了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精神,依《文廟祀典考》一書,陳設(shè)“三羹、四食、十籩、十豆”等二十七種菜色,多達一百八十九碗列于各殿宇案前。
祭孔大典結(jié)束后,臺北孔廟特別策劃了“禮仁門路出類拔萃”活動。自古牛毛有著增添智慧及考試順利一說,孔廟制作了身上布滿兩千多支毛筆的智慧牛,并取意自儒家六藝之“書”,此次也是該古禮活動睽違十二年之后的再度登場。郝龍斌穿過聰慧門、拔取智慧毛筆,并贈言“勤能補拙,出類拔萃”,他還分贈智慧糕予民眾。
郝龍斌表示,儒家所倡導(dǎo)的“忠孝仁義”已經(jīng)傳播至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年,臺北的祭孔大典都會遵循古禮,這是中華文化傳承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期盼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等待拔智慧毛筆的民眾,一直排到大街上,冀望“出類拔萃”。
在祭孔大典外,以“禮仁為美”為主題的臺北孔廟文化季系列活動緊接著登場。將傳統(tǒng)儒家思想結(jié)合藝文之雅、禮儀之莊重、詩歌舞之美等元素與時下環(huán)保簡約概念,并運用生活體驗新思維,十月二日的“古典漢詩吟唱發(fā)表活動”、十月三十一日的“創(chuàng)意有禮 ‘仁’人環(huán)!讖R嘉年華”及十二月五日“詩歌禮樂——孔廟動‘仁’夜”……系列傳統(tǒng)創(chuàng)新的活動,型塑儒家文化意象,有望為民間祭孔營造出一波又一波高潮。(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