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她不顧道義選擇在朋友家跳樓?
據(jù)一位知情人介紹,陳琳是從一個叫張強的女歌手家中自殺身亡的。張強早年唱過《燭光里的媽媽》。張強應(yīng)該是陳琳無話不談的“閨蜜”,和她同住一個小區(qū),在陳琳死前兩人一起聊過很長時間,話題大致跟情感有關(guān)。當(dāng)晚陳琳留宿張強家,分房而睡。凌晨時分,陳琳從樓上跳下,身體重重地砸在一層的花園內(nèi),沒人感覺到落葉與花朵的支離破碎,直到鄰居早起遛狗。整整一個上午,沒人前來認(rèn)尸,而晚睡晚起的張強醒來后發(fā)現(xiàn)陳琳不在,以為她回了家,直至被樓下的喧鬧驚到。警察調(diào)查確認(rèn)陳琳屬于自殺。而當(dāng)天的《法制晚報》里,一則女子墜樓的新聞有一段這樣的描述:“上午11時,一名自稱死者朋友的年輕女子跑過來,當(dāng)場放聲大哭,她說,之前死者因感情問題來找自己,目前暫住在701號樓九層。
這個墜樓女子后來證實就是陳琳,只是不知道那個放聲大哭的人,是張強還是另有其人。而這些訊息的片段,也給了我們另一個疑問,那就是——陳琳為什么選擇在張強家自殺?
如果那位知情者說的話是真的,陳琳確實死在張強家,那么按常理,一般人是“不好意思”在朋友家自殺的,何況,她自己住的地方和張強家并不遠(yuǎn),難道在死前她就沒想過,自己的輕生將會帶給這個閨蜜多大多久的思想負(fù)擔(dān)?房子以后還怎么住?難道她就不擔(dān)心張強永遠(yuǎn)生活在噩夢一般的夜晚?
張強也好,陳琳也好,其實都是中國流行音樂起起落落的歷史見證者,和毛寧楊鈺瑩陳明這些人一樣,從廣州到北京,從一張拼盤卡帶輕易賣100萬張到賣500張CD單曲就開慶功宴,中國流行音樂的起落同樣影響著他們的人生起落,目前這些早年舉國皆知的“歌星”,除小部分外,大多數(shù)房子車子還算體面,可跟那些新天王、新精英相比,他們的生活狀態(tài)卻有明顯的差別,時代正在遺忘這些當(dāng)年叱咤一方的歌者,他們的容顏日漸老去,他們的舞臺日漸縮小。比如陳琳,老公換成張超峰之后,在成都的酒吧里開過她的小型演唱會,而她死前最后一個活兒是去安徽鳳陽參加一個“穴”。隨便一個演出商,打來一半錢,他們就開拔了,在一個陌生的中小城市,上臺前,再收一半錢,微笑著沖臺下高喊:“××的觀眾,你們好!”唱一兩首熟歌下臺,酒店貓一覺收拾行李走人。在那一刻,有誰在乎你是當(dāng)年野心勃勃爭天后走國際路線的大腕,有誰在乎你曾經(jīng)把做好音樂當(dāng)做畢生的夢想?
按理說,陳琳去找張強,一定是去尋求感情上的幫助,兩人深夜長談,一定是傾訴后心里面輕松而非肉體的滅絕,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讓陳琳在和張強聊完之后還毅然決然走向死亡,死前那一晚,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她們倆到底說了什么?是什么原因讓陳琳不顧朋友勸阻在朋友家自殺?張強在此事件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
在陳琳如秋風(fēng)中的落葉般墜地之時,我們還不能忘了故事里另一個主人公——從外地趕回北京的現(xiàn)任老公張超峰。據(jù)說這陣子張超峰和陳琳吵得很厲害,陳琳的憔悴與失魂落魄給身邊朋友都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她自殺時,張超峰不在北京,是什么讓她如此決絕,連愛人最后一面都不肯見?
陳琳走的這一天,距離她盼望已久的個人演唱會,僅一個月。
為何沒人說出真相任由流言滿天飛?
重重疑點、重重未知,讓這個悲劇充滿懸疑。陳琳自殺消息一出,立刻引發(fā)每一個聞?wù)叩呐d趣,但也讓太多的人深陷其中。開始時,消息傳成了歌手程琳,遠(yuǎn)在美國的她成了流言的第一個受害者,直到好友鄭鈞打了越洋電話并向媒體確認(rèn),死的人不是程琳才作罷。但這股流言龍卷風(fēng)依舊在繼續(xù),無數(shù)手機、電腦不停工作,程琳不是,是陳明?陳明不是,是陳琳?大家互相猜疑著、互相求證著、互相忽悠著,而這道題,又因為各個重要當(dāng)事人的“關(guān)機”、“否認(rèn)”、“無可奉告”而愈發(fā)變得難解。
流言總有變成事實的時候,下午5點左右,陳琳自殺的消息被證實,但奇怪的是,每一個受訪的她的朋友,提及陳琳,提及她的感情或死因,都變得欲言又止,像是知道點什么,可卻集體宣稱什么都不知道。一度,包括筆者自己,都在反問自己的良心:“為什么,你為什么一定要去確認(rèn)她的死亡?”或許極力想去確認(rèn)死亡,或者極力想去表示自己什么都不知道,都有一個殊途同歸的目的——那就是,最好這個消息是假的!最好,她活得好好的!
愛了就愛了可以,可一個人,最好別死了。更不能,就這么,死了就死了。
我們不愿意看到漫天紛飛的流言,我們不愿意看到流言之后各種版本的說法,我們不愿意被各種說法和各種恣意揣測所誘導(dǎo)或誘惑,其實,我們僅僅需要一個哪怕最簡潔干脆的真相。
是,或者不是。
但真實情況是:第一個人有勇氣站出來確認(rèn)前,誰都不知道。當(dāng)他確認(rèn)并為此承擔(dān)后果后,誰都知道,誰都有自己的踴躍表達(dá)。
在這件事上,陳琳的兩任老公、幾任經(jīng)紀(jì)人、身邊友人、公司同事、知情人……都是心存怯懦的,或者說都是缺位的。
他們辜負(fù)了死者。
他們讓一個音樂藝術(shù)家的非正常死亡,多了些鬧劇的意味。
同一天,中國航天之父錢學(xué)森死了。我們看到的是及時、透明、專業(yè)、肅穆的新聞。
而這,或許就是娛樂圈和別的“圈”的差別。
□王小魚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