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剪辮、女子放足、改革服飾,從傳統(tǒng)社會走向現(xiàn)代社會。
片名:百年辛亥:一場“從頭到腳”的革命。
隔斷一:一剪子,告別舊王朝
解說:在北京王府井大街有一組雕像,第一個雕像是后腦勺拖著辮子的人力車夫在拉洋車;第二個雕像是一個理發(fā)匠正準備給顧客剪掉辮子,但理發(fā)匠自己的發(fā)辮卻還沒有剪掉;第三個雕像是街頭賣唱的藝人,小姑娘穿著改良的旗袍在演唱,一旁的琴師梳著背頭演奏,已經(jīng)不再拖著長長的辮子了。
解說:說起中國人留辮子的歷史,還要追溯到幾百年前。漢族男子原來是不留辮子的,剃發(fā)留辮是滿族人的風俗。但清朝統(tǒng)一中國后,政權(quán)的力量使剃發(fā)留辮由滿族的風俗變?yōu)闈M漢民族共有的風氣,從此,中國人的腦后就多了一根長長的發(fā)辮。
然而,隨著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近代化的不斷發(fā)展,許多中國人開始走出國門學習西方的文化和先進技術(shù),在尋求救國救民真理的同時也耳濡目染了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不過,中國人腦后的辮子,成為被嘲諷的對象,日本人更把中國留學生的辮子譏為“豚尾”,也就是豬尾巴。
采訪:(北京大學歷史系 教授 王曉秋)作為一個留學生來說,到了那里受到日本人的一些歧視,這個留學生走在街上,一些小孩跟在后面看他們拖著辮子,說這不是豬尾巴嗎,后頭拖一根辮子,所以留學生兩種感情,一方想要救國,愛國,另一方面又受到歧視這種刺激。
解說:為了改變這種受歧視的狀況,有些留學生把辮子盤起來,膽大的比如陳獨秀、鄒容,干脆把辮子剪掉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民主思想的勃興,留辮成為效忠清朝的標志之一,剪辮子成了革命黨人的標志。
采訪:(北京大學歷史系 教授 王曉秋)當時留日學生里邊,就是興起剪辮子,而且當時受到清政府大使館、公使館的壓制,后來他們就起來把那個留日的監(jiān)督,就是管他們那個官員的辮子也給剪了。當時就成為革命派的一種要不要革命的這么一種標志。
就在留學生在國外紛紛剪掉辮子的同時,在國內(nèi),康有為第一個提出了剪辮子,他在“剪辮易服說”一文中,向光緒帝申述了剪辮子有利于“強兵強種”的理由,以辮子不利于打仗、不利于機器、不利于衛(wèi)生,且為外人恥笑為由,主張剪辮斷發(fā),但并沒有被采納。后來,隨著大批留學生的歸國,剪辮子在清政府控制較弱的南方各省逐漸流行起來。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大總統(tǒng)令中規(guī)定公民必須剪除辮子,至此,全國上下隨即掀起了一股剪辮子的熱潮。
采訪:(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院 劉志琴)到革命高潮來臨的時候,辛亥革命之后,人的觀念大變化,剪辮子都趕上黃道吉日,敲鑼打鼓,大家都積極的剪,喜氣洋洋,而且在那個時候,現(xiàn)在你想不到,辮子成了一句罵人的話,要是說,你這個人真是個辮子,就是說你這個人不是個東西,所以你想剪辮子前大家維護辮子,不讓剪,到后來辮子變成一個罵人的話,這觀念很大的變化。
解說:對于剪掉辮子,當時人們心情各有不同,有人興高采烈,有人鄭重其事,有人垂頭喪氣,有人哀號連天。學生剪掉了辮子,軍人剪掉了辮子。黎元洪在憂心忡忡中剪掉了辮子,善于投機的袁世凱在溥儀退位的當天剪掉了辮子,遺老遺少們也在革命軍的強制下剪掉了辮子,1919年,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在他的外國老師的勸說下,也剪除了象征大清國的辮子。這股剪辮風潮從城市到村莊,逐步推進。一根辮子的去留,足見一種遺風舊俗對人們影響之深,舊習俗的去除不僅是革命的訴求,也是時代的進步和人民生產(chǎn)生活的需要。
今天,時尚男女們發(fā)型各異,頭發(fā)成為個性與品位的象征,我們對于辮子的記憶成為了歷史課本里的一個章節(jié),影視劇里的一個畫面,成為了街頭的雕塑的那個形象。
隔斷二、針線,服飾改變思想
解說:“今日萬國交通,一切趨于尚同。而吾以一國,衣服獨異,則情意不親,邦交不結(jié)矣!边@是康有為向光緒帝上書,提議斷發(fā)易服的奏折中的一段?涤袨榘褜χ袊鴤鹘y(tǒng)服裝的改革與國民的改造和國家的進步發(fā)展相聯(lián)系,服飾的變革在康有為等維新派看來早已超出了服飾本身的意義,成為政治制度改革的前奏。
采訪:(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院 劉志琴)中國在早些時候,一些啟蒙思想家,包括康有為,他在19世紀末的時候,他就提出來,中國要跟上國際同步,所以就要求變法要從放足、放開小腳,剪辮子,改服裝開始。而且他講中國的服裝都非常的寬大,這個都不利于跟萬國競爭的時代,所以他提出變法要從變衣服開始。
解說:盡管康有為的這一提議,并沒有被保守派接受,光緒皇帝也予以斷然拒絕,但是后來隨著婦女解放的興起,一些女性革命家成為服飾改革的先鋒。秋瑾還曾表示出對男裝有興趣,她從日本回來后,更是經(jīng)常一身男裝打扮。但是女性著男裝并沒有成為社會審美的主流,于是在清朝旗袍的基礎(chǔ)上,改良后的旗袍出現(xiàn)了。
采訪:(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院 劉志琴)旗袍其實不完全是清代人的服裝,其實它是幾種服裝的結(jié)合,它用的價值觀是西方的,西方講究線條美,你看中國人女性的服裝是沒有線條的,一個大的直的到底,西方人講究線條,人體曲線,所以它用了西方的價值觀念,講究體現(xiàn)女性的人體美,又結(jié)合了中國的旗袍啊,長馬甲啊,跟蒙古長袍的特點,應(yīng)該說,這個旗袍是中西結(jié)合的很成功之作。
解說:改良后的旗袍很快被中國女性接受,并且延續(xù)至今,成就了中國服飾文化中獨特的東方氣質(zhì)。而男裝的變化,當屬由孫中山先生設(shè)計的中山裝了。
關(guān)于“中山裝”,《中華文化習俗辭典》記載說:“孫中山參照中國原有的衣褲特點,吸收南洋華僑的‘企領(lǐng)文裝’和‘西裝樣式’,本著‘適于衛(wèi)生,便于動作,易于經(jīng)濟,壯于觀瞻’的原則,親自主持設(shè)計,由黃隆生裁制出的一種服裝式樣”。 1912年民國政府通令將中山裝定為禮服,修改中山裝造型,并賦于了新的含義。
采訪:(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院 劉志琴)中山裝就是按照當時日本士官生的服裝來改進的,那個日本士官生的服裝是學的西方的西服,他把原來的大翻領(lǐng)改成了立領(lǐng),用了五個扣子,象征了五族共和,四個兜象征了禮義廉恥,衣服上面還有個蓋子,就是口袋上的蓋子,蓋子的形狀是個筆架子倒過來的,表示他要尊重知識,所以中山裝后來變成流行服,確實是有它變革的意義在里面。
解說:從康有為上書光緒帝未果,到旗袍和中山裝的流行,中國百姓服飾的變革承載了太多政治理想和社會意義,那些由剪刀和針線帶來的不僅是社會的變革,也成為服飾自由和多樣的開端。
隔斷三、三寸金蓮的絕唱
解說:今天,擺在這里的一雙雙繡花鞋,已經(jīng)成為很多人眼中的藝術(shù)品,早已失去了它作為鞋子的功能。但是在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這些小巧的繡花鞋卻是中國女性的必需品。為了適應(yīng)這樣一雙鞋子,女性受到的摧殘可想而知。
采訪:(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院 劉志琴)裹腳是對婦女非常摧殘的,你看過裹腳的圖版?很可怕的,小腳三寸長,從小五六歲,六七歲就裹了,最后這個腿啊,都變成像兩根竹竿,因為她腿不能發(fā)育了,所以這個直接搞成中國的東亞病夫。
解說:為營造女子行走時"金蓮碎步"的所謂優(yōu)雅,"纏足"的習慣綿延了千年,進入晚清以來,一些進步人士已經(jīng)清醒的認識到纏足不僅是腐朽文化的代表,更成為西方列強嘲弄中國的笑柄。
采訪:(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院 劉志琴)當時老百姓不愿意放足,因為一些男性就說要是你放了足就不討你這個老婆,所以康有為他們比較維新的開明的人,就組織一個不纏足會,就約定了將來我的女兒嫁不出去嫁給你的兒子。都用這個辦法來推行,可見阻力多大。
解說:辛亥革命后,尋求變革的仁人志士,率先對此口誅筆伐,"為婦女解開裹腳布"的呼聲最終響成一片。
采訪:(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院 劉志琴)這個事情真的是辛亥革命之后才暢通的,因為新思想來了,一看到人家都很健美的,我們中國女的怎么這樣啊,所以這種陋習應(yīng)該辛亥革命時期是破除了。
解說:解開束縛婦女雙腳的裹腳布,對中國的女子來說是值得慶幸的,更重要的是讓中國婦女在解放了雙足的同時獲得了思想的解放。今天,中國女子的這段心酸過往,伴著那一雙雙繡花鞋和一幅幅老照片,都已走進了博物館,同時走出來的是中國女性的思想解放和自由。
解說:一百年后的今天,王府井早已被各種現(xiàn)代元素裝點的一片繁華。剪辮子,換新裝,解開裹腳布,都已成為了歷史。
編導:閆欣雨 攝像:胡星